[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建立新启动电解槽炉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56547.3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周虹;田元欢;杨得生;张国林;汪建民;贺铭兰;孙建虎;李韦华;张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建立 启动 电解槽 炉膛 方法 | ||
1.一种快速建立新启动电解槽炉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1)将启动电压由7.0-9.0V降低至6.0-7.5V,以减少启动过程中对电解槽阴极和阴极内衬的热冲击;
2)增加液体电解质的灌入量,较之前增加1-2吨,以保证新启动电解槽在快速建立炉膛过程中有足够的液体电解质作为补充;
3)减少启动时的灌铝量,较之前减少1-2吨,以减少电解槽底部的散热量,保持热平衡;
4)启动后依下表设定电压:
5)对NaF/AlF3的分子比做出如下调整:启动后20天内分子比不得低于2.80,启动后第8天开始添加载氟料,第31天开始添加氟盐,启动20天后分子比保持在2.70~2.80,启动后第三个月分子比保持正常即2.60~2.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建立新启动电解槽炉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槽根据如下条件启动:
1)通电焙烧72小时,炉膛温度达到900℃以上;
2)启动时向槽内灌入10~12吨液体电解质,同时手动上抬阳极,灌完后电压保持在6.0-7.5V;
3)24小时后,灌入铝水10吨,灌铝后电压控制在5.0~5.5V,灌铝完成,启动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建立新启动电解槽炉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槽启动后两周内出铝口铝水平保持15~18cm,20天后出铝口铝水平保持18~20cm,启动1个月后铝水平保持20~2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建立新启动电解槽炉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解槽启动后两周内电解质水平保持28~35cm,第三周电解质水平保持25~28cm,此后电解质水平逐步下降,一个阳极周期即30天后按照正常的控制水平保持在19~22c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65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工程的复合材料层合板铺层优化后处理方法
- 下一篇:简易地线提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