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4977.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明;陈皓;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立鲜保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2;C08K3/36;C08K3/16;C08K3/22;C08K5/3432;C08K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呼吸 保鲜 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产品保鲜包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
背景技术
目前产品保鲜包装领域中所使用的保鲜材料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等,聚氯乙烯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因此禁止用于熟食的包装,而低密度聚乙烯膜以其特有的无毒无害性正在产品保鲜包装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果蔬鲜花等产品在成熟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乙烯气体,乙烯气体有催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鲜。普通的食品包装薄膜在保鲜过程中,容易出现水滴在膜内的累积,在低温条件下还会出现结霜的现象,影响食品的美观和口感,同时也不利于食品的保鲜。
现有技术中普通的聚乙烯保鲜膜,其本身不具备透气平衡调节、乙烯气体去除、抗结霜和抗菌等功能,而且大多数都不符合国标的抗拉强度等效果或指标,不能起到延长保鲜时间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具有类似功能的聚乙烯保鲜膜在国内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而且仅具备透气平衡调节、乙烯气体去除、抗结霜和抗菌功能中的一种或两种作用,不能同时兼顾,而且在强度和韧性方面还没有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备透气平衡调节、乙烯气体去除、抗结霜和抗菌功能,并且能够延长产品保鲜时间的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树脂90~96.5份、二氧化硅开口剂0.5~2份、盐酸1~2份、二氧化钛1~2份、N-乙酰胺基-4-乙烯基吡啶0.5~2份、油酸酰胺0.5~2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树脂93~96份、二氧化硅开口剂0.8~1.5份、盐酸1.2~1.8份、二氧化钛1.4~1.9份、N-乙酰胺基-4-乙烯基吡啶0.7~1.5份、油酸酰胺0.9~1.6份。
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树脂93.3份、二氧化硅开口剂1.3份、盐酸1.5份、二氧化钛1.7份、N-乙酰胺基-4-乙烯基吡啶1份、油酸酰胺1.2份
一种生产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调配、上料、挤出、吹胀、冷却、印刷、牵引-夹平、卷膜、切割和包装。
原料调配:主要为向低密度聚乙烯原料中添加成分,主料基本成分为低密度聚乙烯,辅料基本成分包括工艺用酸、抗雾化和结霜助剂和抗菌树脂;其中工艺用酸为盐酸,抗雾化和结霜助剂为二氧化钛,抗菌树脂为N~乙酰胺基~4~乙烯基吡啶,主辅料的重量份配比为95:5,其中辅料成分根据不同的效果可进行调整。
上料、挤出和吹胀:主要是通过多层共挤原理,使多层膜复合在一起,基于不同的配方及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不一样的膜效果,首先是对料粒加热然后挤出,经过风环冷却拉伸后通过夹棍压平最后收卷成型。
后续其它步骤与一般的聚乙烯膜生产工艺相同,本发明生产智能呼吸果蔬保鲜功能膜的方法中整个生产过程的生产工艺温度为160~170℃。
本产品可实现的基本技术参数如下:氧气传输速率:5000~8000 毫升/平方米(24小时);二氧化碳传输速率:20000~25000 毫升/平方米(24小时);水蒸气传输速率:24~28 克/平方米;乙烯气体去除速率:3000~4000 毫升/平方米(24小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低密度聚乙烯的气体调节功能和添加各成分的乙烯吸附效果、除霜效果和抗菌效果,将各种成分按照各自的重量份在生产工艺温度为160~170℃的条件下加工而成,透气性能的主要产生原理,是各种原料的温度控制不同和螺杆独特设计以及原料比重的区别,使其通过三层挤压速度变化而产生不同空隙造成薄膜之间产生很细微的冷热变化从而产生的烟雾状况使其能够使膜不透水而能透气的功能,使得空气可以转换排放二氧化碳对去除乙烯气体保持湿度有特殊效果。化学元素反应的条件是:由于温度产生的变化使其分子结构产生变化以及产用了改性的原料使其拉抻过程中形成极其细微空气流通的过程而能使膜能产生气体的排放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立鲜保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立鲜保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