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多点增量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2953.2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亦希;来新民;于忠奇;史敏;黄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多点 增量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料冲压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面多点增量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塑性成形技术已成为制造加工领域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之一,主要包括金属精密模锻、精密冲裁、挤压等加工工艺。通过精密塑性成形的机械构件外形精确、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但一般都需要专用模具,需整体加载,能源消耗大。专用模具费用昂贵,开发周期长,不适用于大尺寸、小批量零件的生产,将传统的整体模具离散化,变成形状可变的“柔性模具”,则可用于任意形状的板材成形。这样既能省去大量的模具制造费用,又能解决单件、小批量零件的生产问题,这种先进的金属板材成形技术就是局部加载增量成形技术。局部加载增量成形技术是在21世纪市场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是一种无模无约束的柔性加工方法,采用简单模具对板料进行逐次塑性加工,不需要专用的模具就可以成形较为复杂的零件,具有载荷小、柔性高、能耗低、成本低、加工灵活的特征,相对于传统加工,材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有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的大型复杂薄壁构件制造。
在增量成形方面,国内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专利,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贾彬彬等人的“一种板材多点成形装置”,授权公开号:CN102101363A,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该多点成形装置包括模架、安装在模架上平板的若干上压头加压单元和安装在模架下平板的若干下压头支撑单元,上压头加压单元由上压头、弹簧、行程调节组件组成,上压头安装在模架上平板的定位孔中,并可沿孔的轴线上下运动;下压头支撑单元由下压头、柱塞和液压缸组成,液压缸固定在模架的下平板上,柱塞与下压头连接。该发明在成形过程中也不再需要对任何元件进行实时调整,始终有稳定、均匀的法向压力作用在板料上,形成有效的法向约束,能有效抑制板料起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王大志等人的“单点无模成形活动支撑装置”,授权公开号:CN201693051U,公开日:2011年1月5日,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升降台组件和转台组件,置于转台组件上的导轨组件,置于导轨组件上且能在导轨组件上滑动的支撑头;升降台组件和转台组件相连接,带动转台组件上下移动;转台组件能在垂直于升降台组件升降方向的平面转动;支撑头在导轨组件上滑动的方向与升降台组件升降的方向处于同一平面且相互垂直。采用升降台组件、转台组件,导轨组件分别控制支撑头在柱坐标中空间点的高度h、转角θ、极径ρ,彻底实现了无模成形加工,具有更大的柔性和灵活性,可以适应多品种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并可用于复杂零件的无模成形,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式表层沉积物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压合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