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材料识别的邻近感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1011.2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A·H·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识别 邻近 | ||
要求的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2年5月3日提交的名称为“PROXIMITY SENSING WITHDISCERNMENT OF MATERIALS”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641,972(代理人案号TI-72334PS)的优先权,其中该申请在比通过引用并入。
背景技术
当代邻近感测技术用于确定一个物体是否(以及在什么距离)进入自动电子系统邻近传感器的范围内。例如,电容电极能识别邻近物体存在并响应激活自动电子系统的功能。然而,传统的传感器往往难以确定邻近物体的性质和/或物体包含的材料。因此,对于进入邻近传感器范围内的某些物体,常发生假正的邻近检测。
发明内容
上述问题大部分通过材料识别邻近感测来解决,材料识别邻近感测包括天线,其被设置成发射射频信号。电容性传感器被设置成检测电容性传感器的电容变化并接收射频信号。电量传感器被设置成检测接收的射频信号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示例性计算装置;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材料-识别邻近感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材料-识别邻近感测传感器发射的波瓣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材料-识别邻近感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讨论涉及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尽管这些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优选的,但公开的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或以其他方式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描述具有广泛应用,并且对任何实施例的描述仅表示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旨在表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限于该实施例。
某些术语用于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用于指代特定系统组件。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可以使用各种名称指代组件。因此,不必在此区别名称不同而功能相同的组件。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含/包括”和“含有”以开放性的方式使用,因而应当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同样,术语“耦合至”或“与...耦合”(以及类似术语)旨在描述间接或直接的电(包括电磁)连接。因此,如果第一装置耦合至第二装置,那么该连接可以通过直接电(包括电磁)连接实现,或经由其他装置和连接件进行间接电连接来实现。
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了计算装置100。例如,计算装置100是移动通信装置129或包含在移动通信装置129中,移动通信装置129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例如,设备)、个人计算机、机动车电子、投影(和/或媒体-播放)单元或任何其他类型的电子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装置100包括巨型单元/兆单元或片上系统(SoC),其包括例如CPU112(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逻辑、存储装置114(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测试器110。CPU112可以是诸如CICS型(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PU、RISC型CPU(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存储装置114(其可以是存储器,如开-处理器缓存、关-处理器缓存、RAM闪存或磁盘存储)存储一个或更多个软件应用13(如,嵌入式应用),其在由CPU112运行时,执行与计算装置100关联的任何合适功能。CPU112可包括(或耦合至)邻近确定单元134,其包括放置在公共(或分离)基底上的各种组件,如下面所公开的。
测试器110是一个诊断系统并包含逻辑(至少部分包含在硬件中),其支持执行软件应用130的计算装置100的监控、测试和调试。例如,测试器110可用于仿真一个或更多个有缺陷的或不可用的计算装置100的组件,以允许确认实际存在于计算装置100上的组件如何在各种情况下运行(如,组件如何与软件应用130交互)。这样,可以在类似于后期生产运行的环境下调试软件应用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1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