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9322.5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任贤安;任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神鹰车辆配件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43/02;B21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218 浙江省舟山市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压机,尤其指一种二合一的冲压机。
背景技术
在某些设备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可能需要经过多次冲压加工,完成每次冲压加工,一般都需要一台独立的冲压机,这样加工时工件必须从一台冲压机转移至另一台冲压机,需要众多人工操作,因此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人工操作危险性较大,目前冲压加工过程中,仍不时发生冲断手指等安全事故。
授权公告号为CN202219284U,名称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机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技术技术方案,该冲压装置可以对那些需要进行多道冲压工序才能最终完成冲压的冲件进行冲压,具有效率高安全等优点。但相对于现在生产企业拥有以及普遍采用的冲压机床而言,上述装置不能将原有设备整合,而是要重新购买从而导致较大的成本支出。
现有的技术,不能很好协调冲压机安全、效率以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存在要么效率低下且危险系数高的问题,要么效率高、安全但要新购设备导致投入成本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合理、可以连续加工而生产效率高的冲压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冲压机,包括第一冲压机、第二冲压机,还包括钢带进料装置、第一出料装置、工件进料装置、第二出料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的钢带进料装置和第一出料装置水平安装在第一冲压机上,并能与第一冲压机上同步协调动作;所述的工件进料装置和第二出料装置水平安装在第二冲压机上,并能与第二冲压机上同步协调动作;所述的传送装置设置在第一冲压机上的第一出料装置与第二冲压机上的工件进料装置之间。
作为改进,所述的钢带进料装置设有相对进料方向做左右摆动的机构。
作为改进,所述的传送装置设置包括机架、电机和传送带。
再改进,所述第一出料装置采用曲柄连杆机构与第一冲压机连接,保持第一出料装置的收、送料摆动动作与第一冲压机冲头的上下运动同步。
再改进,所述的第二出料装置采用曲柄连杆机构与第二冲压机连接,保持第二出料装置的收、送料摆动动作与第二冲压机冲头的上下运动同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包括钢带进料装置、第一出料装置、工件进料装置、第二出料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的钢带进料装置和第一出料装置水平安装在第一冲压机上,并能与第一冲压机上同步协调动作;所述的工件进料装置和第二出料装置水平安装在第二冲压机上,并能与第二冲压机同步协调动作;所述的传送装置设置在第一冲压机上的第一出料装置与第二冲压机上的工件进料装置之间。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本冲压机设计结构巧妙,即将两台冲压机通过自动输运装置相互连成一体,实现连续加工工件的目的,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大幅地提高了产品加工的生产效率,有效地降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所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设备,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图1中去掉其中一面机板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2又一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冲压机,包括第一冲压机1、第二冲压机2,还包括钢带进料装置11、第一出料装置12、工件进料装置21、第二出料装置22和传送装置3;所述的钢带进料装置11和第一出料装置12水平安装在第一冲压机1上;所述的工件进料装置21和第二出料装置22水平安装在第二冲压机2上;所述的传送装置3设置在第一冲压机上的第一出料装置12与第二冲压机上的工件进料装置21之间,第一出料装置12出来的工件送到传送装置3上,传送装置3将工件输送至工件进料装置21,工件进料装置21再将工件送入冲压机2进行加工。钢带进料装置11可设有相对进料方向做左右摆动的机构,当加工的钢带横向可以冲压数个工件时,钢带进料装置11移动钢带比需要移动冲压机容易的多,再者钢带进料装置实现上述的摆动功能的方式很多,譬如专利公开号CN101058107就公开了一种钢带自动送料机技术方案,专利公开号CN102873225A就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钢带送料机构技术方案,授权公告号CN202343675U专利文献也公开了送料机构上下、左右移动机构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神鹰车辆配件制造厂,未经舟山神鹰车辆配件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