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46670.7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界面 显示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均采用图标的方式在界面上显示各种功能或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使用触摸屏或导航键等方式选择图标来执行图标对应的功能或应用程序。
一般来说显示带有各种图标的界面是用户在终端设备上接触次数最多的界面,用户对终端设备进行开机、待机唤醒、退出程序等操作后,均会在终端设备上显示带有各种图标的界面。
目前,对于终端设备上显示带有各种图标的界面只有对界面图标的美化程序,而对于图标的各种美化程序仅能静态地进行展示,与用户的互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用于提高终端设备界面的互动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包括:
检测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
控制所述界面上的图标呈现所述动态效果。
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之前,还包括:
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与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包括: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之前,还包括:
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当前材料或状态属性;
所述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包括: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当前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当前材料或状态属性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包括:
若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在预设范围内时,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界面上的图标呈现所述动态效果之后,还包括:
检测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得到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
若得到的所述运动状态参数不在所述预设范围之内时,控制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的图标逐渐恢复原有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与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
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参数、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所述材料或状态属性的呈现方式与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材料或状态属性的呈现方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不同的材料或状态属性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
所述检测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之前,还包括:
设置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当前材料或状态属性和所述当前材料或状态属性的当前呈现方式;
所述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材料或状态属性确定与所述运动状态参数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界面上图标的动态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6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