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及铝合金镀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6601.6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3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戴颖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江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18/31;C25D5/10;C25D3/40;C25D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镀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及铝合金镀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镀银,其困难程度要比铜件镀银大得多,其原因是:
(1)铝及铝合金对氧有很强的亲和能力,表面氧化物一旦除去,会迅速生成新的不均匀氧化物,影响镀层和基体金属结合力。
(2)铝的标准电位比较负(-1.67V)。当铝制件浸入含其他金属离子电解液时,能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疏松,粗糙的镀层。严重影响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强度。
(3)铝是两性金属,易与酸碱起反应,使零件腐蚀,使电镀难以进行。
因此,必须采取与常规电镀不同的处理方法,才能在铝制品上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及铝合金镀银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镀层外观:表面光亮银白,具有细致结晶及均一外观。
本发明铝及铝合金镀银的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1)铝制件在浸锌液中进行化学浸锌,除去铝制件表面氧化物的同时,置换一层薄而细密的锌层;
(2)浸锌后的铝制件应及时转入氰化镀铜工序,氰化镀液中氰化亚铜含量较高,将工件接上电源阴极,用比正常电流大3―5倍闪镀1―2min,然后在正常电流下镀40―60min;
(3)镀铜之后镀银,带电下槽,并用0.6~1.0A/dm2,电流冲击1~2min,再降至0.3~0.4A/dm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化学浸镀锌及其前处理:
化学浸锌的主要工序有:
去油 常用汽油或含表面活性剂的弱碱液擦洗。
除去氧化皮 清除残留在零件表面污物及氧化膜,包括碱液清洗和出光
碱液清洗规范
NaOH 50 ~100g/L
温度 60 ~80 C
时间 0.5 ~10.min
对于表面粗糙度低,精度高的铝件,应在不含NaOH弱碱液中去除氧化膜。工
规范为:
Na2CO3 20 ~30g/L
Na3PO4 50 ~70g/L
温度 70 ~80 C
时间 1 ~2min
除去氧化膜的零件表面有灰色残渣,应在下列溶液中出光:
HNO4 500ml/L
HF 100ml/L
温度 室温
时间 3 ~10s
(3)浸锌 化学浸锌过程是在浸锌液中,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同时置换一层薄而细密的锌层,从而阻止了氧化膜再次生成。其机理是当处理过的铝制零件浸入到碱性锌酸盐中,氧化膜溶解,AL3O3+2NaOH=2NaAlO2―H2O裸露出来纯净铝表面将辛酸盐重中锌换出来,锌和铝电位比较接近,置换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所以镀层比较致密。
浸锌液中加入三氯化铁,使锌层中被铝置换出的的少量铁,形成锌铁合金,其氧化趋势比较小,有利于提高置换层与金属层结合力,并使耐腐蚀性提高。
第一次浸锌时首先是Al2O3溶解才发生锌沉淀,因此浸锌层比较粗糙多孔。需将其第一浸锌层在1:1HNO3中褪除。进行第二次浸锌,第二次浸锌层均匀,细密,与基体结合力好,适合于铝和铝合金镀前处理。
化学浸锌液工艺规范:
苛性钠 500g/L
氧化锌 100g/L
酒石酸钾钠 10g/L
三氯化铁 1 ~2g/L
温度 15 ~27 C
时间 0.5 ~1.0min
注意事项:
所用化学药品均为化学纯,工业级影响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江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江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6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