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40817.1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宗科;杨满玉;庄三阳;陈天赋;余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触控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许多电子产品都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整合,让触控面板作为使用者的输入界面,藉此省略键盘或是实体按键所占用的空间,进而让电子产品更轻薄。
触控显示装置通常包含有显示模组以及触控面板模组。其中,触控面板模组一般包含盖板、形成于盖板周缘的装饰层,以及感测电极层,通常而言,感测电极层设置于盖板与显示模组之间。
在实际产品中,由于封装不严密等原因,显示模组会存在边缘漏光的问题,其漏光位置呈现点状或线状分布。当其应用于触控显示装置时,尽管装饰层可阻挡部分漏光,但由于装饰层距离显示模组较远,漏光光线在散射之后,使用者仍很容易察觉,进而会影响触控显示装置的视觉外观。
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之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之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可有效达到防止漏光的问题。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界定有一可视区与一位于该可视区外侧的非可视区,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模组,界定有至少一位于该非可视区内的漏光区,该显示模组会产生至少一漏光光线从该漏光区散射出;一触控面板模组,与该显示模组对向设置,且该触控面板模组包含有:一盖板结构,包括一盖板与一装饰层,其中该装饰层设置于该盖板的周边以定义出该非可视区;以及一触控感测结构,设置在该盖板结构与该显示模组之间;以及一遮光组件,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在该装饰层与该显示模组间的任意位置,而在水平方向上则位于该漏光光线的前进方向上。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在较装饰层至显示模组距离近的位置上设置遮光组件,藉以达到有效解决触控显示装置的漏光问题。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系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揭示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的外观。
图2为沿图1的A-A剖面线所揭示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触控感测结构的示意图。
图4A绘示了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样态。
图4B绘示了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样态。
图5A绘示了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样态。
图5B绘示了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样态。
图6绘示了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五种实施样态。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100A-100E 触控显示装置
1显示模组
2触控面板模组
21A盖板
21B装饰层
22触控感测结构
22A 第一电极单元
22B 连接线
22C 第二电极单元
22D 绝缘块
22E 跨接线
22F 信号传输线
23承载基板
3 遮光组件
M 可视区
N 非可视区
N1 漏光区
P 漏光光线
G1 第一光学胶层
G2 第二光学胶层
G 光学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揭示内容可能在不同实施例中使用重复的元件符号,幷不代表不同实施例或图式间具有关联。此外,一元件形成于另一元件「上方」、「之上」、「下方」或「之下」可包含两元件直接接触的实施例,或也可包含两元件之间夹设有其它额外元件的实施例。各种元件可能以任意不同比例显示以使图示清晰简洁。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绘示本发明触控显示装置的外观,图2为沿图1的A-A剖面线所揭示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部分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