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马达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0750.1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柴田由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马达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主张于2012年6月2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14720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
以往,存在电动马达具备将永久磁铁埋入固定于转子铁芯的所谓的埋入磁铁型的转子的情况。在这样具备埋入磁铁型的转子的电动马达中,不仅会产生基于永久磁铁的电磁转矩,还会产生磁阻转矩,所以与具备在转子铁芯的表面固定有永久磁铁的所谓的表面磁铁型的转子相比,优点是能够获得高转矩。另外,作为埋入磁铁型的转子,公知有例如使用在转子铁芯的径向形成为圆弧形状且旋转轴侧为该圆弧的凸侧(反圆弧形状)的永久磁铁。而且,在该转子中,与将形成为平板状的永久磁铁配置成与径向正交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永久磁铁的表面积,所以即便使用最大磁能积小的永久磁铁也能够确保足够的磁通数(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36011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转子中,永久磁铁沿转子铁芯的轴向呈直线状地延伸并埋入转子铁芯,具有以最短距离连结转子的轴向两端部而成的形状,所以产生磁通的磁铁的表面积不大。因此,如果使用最大磁能积小且磁通密度低的永久磁铁,则存在无法从永久磁铁获取足够的磁通数的情况。其结果是,与电动马达的高输出化要求相对,存在电动马达大型、成本提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增大埋入于转子铁芯的永久磁铁的表面积来确保永久磁铁的磁通数、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动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于旋转轴的转子、以及固定于上述转子的外周面的外侧的定子,上述转子具备:能够与上述旋转轴一体旋转地固定于该旋转轴的转子铁芯、和多个以埋入于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式固定的永久磁铁,各上述永久磁铁在上述转子的径向延伸且在周向隔开间隔而对置配置,并且,在上述转子的旋转轴方向以均匀的厚度从一端部朝另一端部折曲而形成为由多个直线部连续而成的三角波状或者近似S字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马达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结构简图。
图3是表示从箭头X方向观察图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永久磁铁的磁化状态的简图。
图4是表示从箭头X方向观察图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子的永久磁铁的磁化状态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和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类似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马达的剖视图。电动马达1例如搭载于车辆,作为辅助转向操作的电动转向装置、产生油压的电动油泵装置的驱动源用的电动马达而被使用。如图1所示,电动马达1具备:被收纳于圆筒状的壳体2内的定子3、和被支承为能够在定子3的径向内侧旋转的转子4。定子3具备定子铁芯13,该定子铁芯13包括固定于壳体2的内周的圆筒状的圆筒部11、和多个从圆筒部11朝径向内侧呈放射状地延伸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齿12。而且,在各齿12上卷绕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个)线圈15。
转子4具备旋转轴21和圆筒状的转子铁芯22,该转子铁芯22以能够与旋转轴21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在转子铁芯22,由一对磁铁片24a、24b构成的多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组)永久磁铁24分别埋设固定于转子铁芯22内。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子4构成为所谓的埋入磁铁型的转子。
这样构成的电动马达1构成为:利用通过向各线圈15供给驱动电力而形成的磁场与永久磁铁24的磁通之间所产生的磁性吸引力以及排斥力使转子4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0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