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变频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6334.4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良明;浦川辰也;铃木茂弥;王建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兰;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转换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下变频转换器,包括:
放大单元,所述放大单元包括:
第一放大器,第一极化波信号被供应到所述第一放大器;以及
第二放大器,第二极化波信号被供应到所述第二放大器;
第一下变频转换器电路,所述第一下变频转换器电路包括:
用于产生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一参考信号产生单元;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来产生第一本地振荡频率信号的第一本地振荡单元;
用于产生通过对所述第一本地振荡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获得的第一分频信号的第一分频器;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分频信号将由所述放大单元放大的信号转换为第一中频信号的第一频率转换单元;以及
第二下变频转换器电路,所述第二下变频转换器电路包括:
用于产生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参考信号产生单元;
用于使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来产生第二本地振荡频率信号的第二本地振荡单元;
用于产生通过对所述第二本地振荡频率信号进行分频而获得的第二分频信号的第二分频器;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二分频信号将由所述放大单元放大的信号转换成第二中频信号的第二频率转换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本地振荡频率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第一分频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差频高于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中频信号的第一接收器的接收频率带的上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其中,所述第一本地振荡频率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第二分频信号的频率之间的差频高于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中频信号的第二接收器的接收频率带的上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其中,所述第一分频器是1/2分频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其中,所述第二分频器是1/2分频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其中,所述第一本地振荡单元和所述第二本地振荡单元能够分别选择振荡频率,并分别以19.5GHz或21.2GHz的频率振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其中,所述第一本地振荡单元和所述第二本地振荡单元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电路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产生单元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产生单元具有公共晶体振荡电路,并且所述晶体振荡电路使用单个晶体谐振器来产生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其中,变换器被耦合至所述放大单元的输入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还包括第一电源端子至第三电源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下变频转换器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端子被供应电力,
其中,所述第二下变频转换器电路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端子被供应电力,并且
其中,所述放大单元通过所述第三电源端子被供应电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变频转换器,
还包括第一电源端子至第三电源端子,
其中,所述放大单元还包括:
第三放大器,所述第三放大器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输入其中,放大该信号并将其输出至所述第一下变频转换器电路;
第四放大器,所述第四放大器将从所述第一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输入其中,放大该信号并将其输出至所述第二下变频转换器电路;
第五放大器,所述第五放大器将从所述第二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输入其中,放大该信号并将其输出至所述第一下变频转换器电路;
第六放大器,所述第六放大器将从所述第二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输入其中,放大该信号并将其输出至所述第二下变频转换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下变频转换器电路、所述第三放大器以及所述第五放大器通过所述第一电源端子被供应电力,
其中,所述第二下变频转换器电路、所述第四放大器以及所述第六放大器通过所述第二电源端子被供应电力,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通过所述第三电源端子被供应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萨电子株式会社,未经瑞萨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3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控制技术远程仿真系统
- 下一篇:一种IEC61850通用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