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疏水膜材料脱除液体中硫化氢等气体的系统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5426.0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詹向东;韩若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江河海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53/7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疏水 材料 脱除 液体 硫化氢 气体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疏水膜材料脱除液体中硫化氢等气体的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硫化氢是硫的氢化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又名氢硫酸,其分子的几何形状和水分子相似,为弯曲形,因此它是一个极性分子。目前去除液体中硫化氢气体通常运用沉淀法被除去,除去硫化氢气体采用的方法是将反应溶液加入含有硫化氢气体的液体中,使硫化氢气与反应溶液发生反应并产生沉淀,然后再将液体进行过滤,这种方法的过程复杂,步骤繁琐。目前也有不使用沉淀法去除液体中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比如公开号为102144019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少原油中存在的硫化氢的量的方法,包括将硫化氢清除剂组合物加入原油以捕获硫化氢,将所捕获的硫化物迁移到水相并从原油中除去水相,所述硫化氢清除剂组合物包括乙二醛和季铵盐,但这种方法在除去原油中的硫化氢的同时还增加新的物质,如需除去这些物质物质,还需要再进一步处理,大大增加了成本。
针对上述的不足,目前有一种直接从液体中脱除硫化氢气体的方法,由于硫化氢在常温时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也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在脱除硫化氢气体的过程中应保证设备对硫化氢气体的密封性能要良好,技术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严格遵守操作守则,稍有不慎都将可能导致中毒,乃至死亡,而且硫化氢气体从液体中脱除后,还需要对硫化氢气体进行处理,要确保硫化氢气体不发生泄漏,因此该方法的安全性能差,设备要求高,处理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脱除效果好、使用成本低的利用疏水膜材料脱除液体中硫化氢等气体的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疏水膜材料脱除液体中硫化氢等气体的系统的工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利用疏水膜材料脱除液体中硫化氢等气体的系统包括原液灌、与所述原液灌相连通的供液泵 及与所述供液泵 相连通的脱气装置,所述脱气装置内设有原液腔及吸收液腔,所述原液腔和所述吸收液腔之间设置有脱气膜,所述供液泵 与所述原液腔相连通,所述脱气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液腔相连通的处理液输出管道,所述一种利用疏水膜材料脱除液体中硫化氢等气体的系统还包括吸收液储存罐及与所述吸收液储存罐相连通的供液泵 ,所述供液泵 与所述吸收液腔相连通,所述脱气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收液腔相连通的吸收液输出管道。
所述供液泵 与所述脱气装置之间设置有精密过滤器。
所述供液泵 与所述精密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压力表 。
所述吸收液储存罐上端密封设置,并且在其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收液储存罐内部相连通的真空泵。
所述供液泵 与所述脱气装置之间设置有压力表 。
所述处理液输出管道及所述吸收液输出管道上均设置有调压阀和流量计。
所述处理液输出管道上设置有取样阀 。
所述供液泵 与所述吸收液储存罐之间设置有取样阀 。
所述处理液输出管道与所述原液灌相连通,所述吸收液输出管道与所述吸收液储存罐相连通。
一种利用疏水膜材料脱除液体中硫化氢等气体的系统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含硫化氢等气体的液体经过所述供液泵 通过精密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液体进入所述原液腔进行液气分离;
b、所述供液泵 将所述吸收液储存罐内的吸收液注入所述吸收液腔,使所述吸收液与所述脱气装置中分离出的硫化氢等气体进行化学反应;
c、经吸收液反应后的液体输回所述原液灌,所述原液灌内的液体经过所述供液泵 加压重新进入所述原液腔进行循环处理,直至液体中的硫化氢等气体完全脱去为止;
d、经吸收液反应后的吸收液输回所述吸收液储存罐,所述吸收液储存罐内的吸收液经所述供液泵 加压重新进入所述吸收液腔进行循环吸收,直至液体中的硫化氢等气体完全脱去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江河海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江河海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