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5231.6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平;陈辉;姜独松;丁春风;张晓群;张雪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02;H01B7/17;H01B7/28;H01B7/29;H01B7/295;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天 用稳相 电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适用于航天、空间站、火星探测等外太空环境中,用于仪器、仪表信号传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射频电缆为稳相电缆,按介质成分分为实心、发泡电缆。按柔软度分为半柔、半钢、柔软射频电缆。按相位和损耗要求分为低损耗电缆和稳相电缆。普通型射频电缆重量重、损耗大、驻波大,相位差,抗紫外线差、需要较大的敷设空间,不利于安装,同时增加抗紫外线保护装置。
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由从内向外依次由同轴的内导体、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组成,所述内导体由单根或多根绞合镀银铜丝构成,所述绝缘层由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制成,所述外导体包括从内向外依次由同轴的外导体Ⅰ、外导体Ⅱ和外导体Ⅲ,所述外导体Ⅰ为镀银铜扁带层,所述外导体Ⅱ为铝箔和聚酰亚胺复合带,所述外导体Ⅲ由镀银圆铜线编织而成,所述护套包括从内向外依次由同轴的护套Ⅰ和护套Ⅱ,所述护套Ⅰ为聚酰亚胺双面复合聚四氟乙烯的薄膜,所述护套Ⅱ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的生料带。
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拉丝机或电线电缆绞线机拉制或绞合单根或多根镀银铜丝做内导体;
b、在内导体外用主动放带电缆绕包生产线制造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并经过压膜作为绝缘层;
c、制成绝缘层后用主动放带电缆绕包生产线绕包镀银铜扁带,并经过圆滚轮压制成外导体Ⅰ;
d、制成外导体Ⅰ后用电缆绕包生产线绕包铝箔和聚酰亚胺复合带制成外导体Ⅱ;
e、制成外导体Ⅱ后采用编织机编织镀银圆铜线制成外导体Ⅲ;
f、制成外导体Ⅲ后,在外导体Ⅲ外用立式双头主动放带电缆绕包生产线分别绕包聚酰亚胺双面复合聚四氟乙烯的薄膜、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制成护套Ⅰ和护套Ⅱ,得成品稳相电缆。
所述步骤b中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密度为0.5g/cm3、0.6g/cm3和0.7g/cm3的混合,按(1-2):1:1的比例组合。
所述步骤f中护套Ⅰ和护套Ⅱ采用高温烧结的方式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优点是:敷设弯曲半径小,稳相、低损耗、低驻波,耐高低温,耐辐射性强,提高了抗干扰性能阻燃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导体,2、绝缘层,3、外导体Ⅰ,4、外导体Ⅱ,5、外导体Ⅲ,6、护套Ⅰ,7、护套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由从内向外依次由同轴的内导体1、绝缘层2、外导体和护套组成,所述内导体1由单根或多根绞合镀银铜丝构成,所述绝缘层2由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制成,所述外导体包括从内向外依次由同轴的外导体Ⅰ3、外导体Ⅱ4和外导体Ⅲ5,所述外导体Ⅰ3为镀银铜扁带层,所述外导体Ⅱ4为铝箔和聚酰亚胺复合带,所述外导体Ⅲ5由镀银圆铜线编织而成,所述护套包括从内向外依次由同轴的护套Ⅰ6和护套Ⅱ7,所述护套Ⅰ6为聚酰亚胺双面复合聚四氟乙烯的薄膜,所述护套Ⅱ7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的生料带。
一种航天用稳相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拉丝机或电线电缆绞线机拉制或绞合单根或多根镀银铜丝做内导体1,考虑加工难度时采用单根镀银铜结构,考虑柔性要求时采用多根镀银铜结构,导体根数为7根、19根或37根,这样从物理排列结构上看具有较好的圆整性;
b、在内导体1外用主动放带电缆绕包生产线制造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密度为0.5g/cm3、0.6g/cm3和0.7g/cm3的混合,按4:3:3的比例组合,并经过压膜作为绝缘层2,为了保证良好的机械和温度相位要求,同时护套烧结时会对绝缘产生影响,增加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密度有0.5g/cm3的比列,用压膜处理,保证表面的平滑度和机械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5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铜芯合金线螺旋绕包电缆
- 下一篇:点到多点采样值传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