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结钕铁硼环形磁钢无挂点高压静电喷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4701.7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肖凯业;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38 | 分类号: | B05D1/38;B05D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钕铁硼 环形 磁钢 无挂点 高压 静电 喷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静电喷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粘结钕铁硼环形磁钢无挂点高压静电喷涂方法。
背景技术
粘结钕铁硼磁钢作为一种机电设备的部件得到广泛地应用,尤其在一些需长期稳定工作的场合,更需要坚固耐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但是,粘结钕铁硼材料本身防腐性能极低,氧化生锈后会严重影响其磁性能,必须进行全方位无挂点的表面防腐处理。
由于环状环形磁钢待处理表面较多,倒角及内壁均为防护薄弱点,现有技术的空气喷涂在这种环形磁钢上难以获得较好的防腐效果和生产效率;由于粘结钕铁硼的孔隙率较大,若采用金属镀层,易使镀液残留于孔隙中导致磁体内部长期腐蚀;阴极电泳工艺由于挂点处无法覆盖不能满足全方位无挂点的要求,即便经过修补,仍可能成为薄弱点从而无法获得较高的防腐性能。
另外,在面临大规模生产时,工艺越简便、控制点越少、设备及环境要求越低,就越符合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粘结钕铁硼环形磁钢无挂点高压静电喷涂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结钕铁硼环形磁钢无挂点高压静电喷涂方法,该喷涂方法所使用的装具是一种托盘式挂具,托盘式挂具包括托盘底板,在托盘底板形成有多个托盘,托盘由外凸环、内凸环和中心孔组成,在托盘底板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搬手,在托盘底板的下端面形成有下支撑。
该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上部底层喷涂
将表面清理后的环形磁钢置于托盘上定位,将载满环形磁钢的托盘底板放置于静电喷涂履带上,喷枪安装位置为环形磁钢顶部140cm~180cm,喷涂方式为竖直向下喷涂,喷枪运行模式为水平往复运动,喷涂电压为40kV~80kV,粉量气压为0.02MPa~0.10MPa,上粉后进行固化,固化温度为160~220℃,固化时间为8~40min。
(ⅱ)下部底层喷涂
待上部底层喷涂完成后,将环形磁钢翻转,重复上部底层喷涂步骤。
(ⅲ)上部表层喷涂
将完成上下部底层喷涂的环形磁钢置于托盘上定位,将载满环形磁钢的托盘底板放置于静电喷涂履带上,喷枪安装位置为环形磁钢顶部140cm~180cm,喷涂方式为竖直向下喷涂,喷枪运行模式为水平往复运动,喷涂电压为40kV~80kV,粉量气压为0.02MPa~0.10MPa,上粉后进行固化,固化温度为160~220℃,固化时间为8~40min。
(ⅳ)下部表层喷涂
待上部表层喷涂完成后,将环形磁钢翻转,重复上部表层喷涂步骤。
其中,上下底层涂料为环氧类粉末涂料,上下表层涂料为聚氨酯类粉末涂料。
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环形磁钢各表面涂层均匀、厚度一致,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压静电喷涂常见的“环抱”效应,提高了涂层质量和改善了产品外观。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托盘式挂具的剖面图;
图2 是本发明的托盘式挂具的俯视图;
图3 是本发明的环形磁钢喷涂模式。
其中:
1 托盘底板 2 托盘
3 外凸环 4 内凸环
5 中心孔 6 搬手
7 下支撑 8 喷涂区
9 环形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粘结钕铁硼环形磁钢无挂点高压静电喷涂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粘结钕铁硼环形磁钢无挂点高压静电喷涂方法,该喷涂方法所使用的装具是一种托盘式挂具,它包括托盘底板1,在托盘底板1形成有多个托盘2,托盘2由外凸环3、内凸环4和中心孔5组成,在托盘底板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搬手6,在托盘底板1的下端面形成有下支撑7。
该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上部底层喷涂
将表面清理后的环形磁钢9置于托盘2上定位,将载满环形磁钢9的托盘底板1放置于静电喷涂履带上,喷枪安装位置为环形磁钢9的顶部140cm~180cm,喷涂方式为竖直向下喷涂,喷枪运行模式为水平往复运动,喷涂电压为40kV~80kV,粉量气压为0.02MPa~0.10MPa,使喷涂区8雾化均匀,上粉后进行固化,固化温度为160~220℃,固化时间为8~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维的振动信号的降维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用于光伏应用的醌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