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0607.4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祖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桂合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4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道 多层次 利用 烘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道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物料烘房通常使用蒸汽、导热油、热风为热源,对含水率较高的物品进行烘干。这些热源的产生离不开锅炉,都要消耗燃料,还要产生相应烟尘污染和热污染。这与国家提倡节能降排、推行低碳形循环经济理念不相适应。也有利用烟道热能烘干物品的余热烘房,但这种烘房借助鼓风机将空气吸入加压,利用气气换热器将烟气热能把空气加热,利用气压差传送至烘房内对物料进行烘干。烘房废气排入大气,对大气构成一定热污染,没有对这部分低位热能加以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它能够节省烘干物料所消耗燃料,还能将原来排向环境的低位热能返回炉膛促进炉膛内高效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热污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包括连接烟道、进烟道、翅片管散热器、翅片管、出烟道、风叶轴、风叶、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上侧烟管、侧翅片管、下侧烟管、热风道以及鼓风机进风管,所述连接烟道前端与一级除尘器出口连接,后端经由进烟道至翅片管散热器内,所述翅片管分别布设于进烟道、出烟道两边,中间设有风叶轴和风叶,风叶轴和风叶经传动带与主动带轮、从动带轮连接,进烟道两侧连接上侧烟管,出烟道的两侧装焊下侧烟管,所述侧翅片管一端与上侧烟管连接、另一端与下侧烟管连接,所述热风道装设于连接烟道上面,热风道经热风连接管与鼓风机进风管连接。
所述翅片管管体上布满金属翅片。
所述风叶轴上装设有多组风叶。
所述连接烟道、热风道顶面上盖有雨棚。
所述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在锅炉尾部烟道上设置一套翅片管散热器,高温烟气通过散热管翅片巨大表面积加热空气,利用风叶旋转将热空气搅拌,使热气流在烘房内流动,湿热空气通过进烟道上部热风道和热风连接管、鼓风机进风管抽入鼓风机内,经鼓风机加压,热风被送入炉膛参与燃烧,预热后的助燃风促进了炉内炽热燃烧,同时也回收了低位热能,降少对环境热污染。烘房内湿热空气抽出,使烘房内形成负压,冷空气从出烟道下面的进风口吸入,通过对空气流量调控使烘房内空气温度、湿度控制在设定范围内。当物料烘干后打开烘房门进行大换气,降温后取出干料,进行下一轮烘干作业。也可加工多辆烘干物料车,布料工序在烘房外完成,缩短人员在烘房内滞留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烟道废热将物料水分烘干,不但节省了烘干物料所消耗燃料,还能将原来排向环境的低位热能返回炉膛促进炉膛内高效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热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烟道废热多层次利用烘房,包括连接烟道35、进烟道3、翅片管散热器4、翅片管5、出烟道6、风叶轴12、风叶13、主动带轮16、从动带轮17、上侧烟管8、侧翅片管9、下侧烟管11、热风道22以及鼓风机进风管24,所述连接烟道35前端与一级除尘器2出口连接,后端经由进烟道3至翅片管散热器4内,所述翅片管5分别布设于进烟道3、出烟道6两边,中间设置有风叶轴12和风叶13,进烟道3两侧连接了上侧烟管8,出烟道6的两侧装焊了下侧烟管11,所述侧翅片管9一端与上侧烟管8连接、另一端与下侧烟管11连接,所述热风道22装设于连接烟道35上面,热风道22经热风连接管23与鼓风机进风管24连接。
所述翅片管5管体上布满金属翅片。
所述风叶轴12上装设有多组风叶13。
所述连接烟道35、热风道22顶面上盖有雨棚32。
工作原理及过程:
高温烟气流从锅炉排出烟道1、一级除尘器2、进烟道3进入翅片管散热器4内。进入烟道3内的高温烟气分路注入翅片管5内,烟气热借助于翅片巨大表面积进行散热,不断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使翅片管散热器4附近空气温度快捷上升,装在翅片管散热器4中部风叶轴12在电机驱动下,经主动轮16、传动带、从动轮17传动,驱动风叶13旋转,对室内空气进行搅拌,在热辐射和气体对流共同作用下,烘房内各部位温度差减小,风叶13数量根据烘房长度设定,一般设2-6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桂合丝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桂合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0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