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29007.6 申请日: 2013-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3276139A 公开(公告)日: 2013-09-04
发明(设计)人: 王永刚;李俊辉;李朝阳;郭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C21C5/38 分类号: C21C5/38
代理公司: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代理人: 李东京
地址: 710032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转炉 煤气 降温 净化 回收 系统 中的 氮气 稀释 防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煤气稀释防爆系统装置,它适应于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其它行业的有毒或者易爆气体的稀释中,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

背景技术

净化回收和利用转炉煤气技术首先是从日本开始的,这与日本能源缺乏有很大关系。日本1962年开始就在八幡钢厂安装了湿法(OG法)转炉煤气净化回收设备,真正在世界范围内兴建转炉煤气回收设备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能源危机开始的。起初开发湿法(OG法)是因为转炉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该方法不采用高压静电除尘设备是为了避免转炉煤气在其内发生爆炸,湿法(OG法)它给人一种心理踏实的安全感。然而,西德鲁奇、蒂森公司于1969年开发并在萨尔吉特的派那钢厂安装了第一套转炉煤气高压静电除尘净化回收设备,它就是转炉煤气干法(LT法)第一套设备。

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大力提倡推广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技术,它比湿法技术既节能又环保,但为了减少该系统中的电除尘器的泄爆,该技术对转炉的炉前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氧枪在什么位置打开吹氧,开吹氧的强度为多少等,为了减少对炉前操作的约束,也为了避免炉前意外情况。转炉吹氧冶炼是周期性的,烟气成分(主要是CO、CO2 、N2、O2)也是随冶炼周期而发生变化的,静电除尘器是该系统上的关键除尘设备,静电除尘器内部有高压静电放电产生电弧的现象,因此进入的周期性变化的烟气很可能在其内部发生爆炸,因此需要对进入静电除尘器内的烟气成分进行检测和控制,防止爆炸的发生。而目前尚无该防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以对进入静电除尘器内的烟气成分进行检测和控制,防止爆炸的发生。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主要由氮气罐、设置在氮气管路上的气动快速阀门、安装在静电除尘器的进烟管道上的气体分析仪及根据该气体分析仪的采集信号控制气动快速阀门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器构成。

上述氮气管路上设置有置于气动快速阀门与氮气罐之间的球阀。

上述氮气管路上设置有逆止阀,该逆止阀置于气动快速阀门的气体出口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可安装在烟气进入静电除尘器前的管道上,可以适时检测烟气成分,当烟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瞬间向烟道内喷入氮气进行稀释,从而减少或避免电除尘器内发生爆炸。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氮气罐;2、气动快速阀门;3、气体分析仪;4、氮气管路;5、球阀;6、逆止阀;7、静电除尘器;8、进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对进入静电除尘器内的烟气成分进行检测和控制,防止爆炸的发生,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1所示的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主要由氮气罐1、设置在氮气管路4上的气动快速阀门2、安装在静电除尘器的进烟管道上的气体分析仪3及根据该气体分析仪3的采集信号控制气动快速阀门2开启或关闭的控制器构成。通过安装在烟气进入静电除尘器7前的进烟管道8上的气体分析仪3可以适时检测烟气成分,当烟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系统)打开氮气管路4上的气动快速阀门2,瞬间向烟道内喷入氮气进行稀释,从而减少或避免电除尘器内发生爆炸。

为了便于检修和维护,本实施例在氮气管路4上设置有置于气动快速阀门2与氮气罐1之间的球阀5。而为了防止煤气倒灌入氮气管路4中,在气动快速阀门2的气体出口一侧的氮气管路4设置了逆止阀6。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炉煤气干法降温净化回收系统中的氮气稀释防爆系统不仅降低了电除尘器的泄爆频率,保证了安全生产,而且保证了转炉的作业率,节能环保,又无二次污染,而且运行成本低。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通入的氮气压力一般为0.8MPa,流量为2000~3500 Nm3/h,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 。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9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