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的传动带涨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5724.1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7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威;邱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08 | 分类号: | F16H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隧道 巡检 机器人 行走 驱动 传动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上行走驱动的皮带传动,尤其涉及一种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的传动带涨紧机构,用来解决皮带在传动中发生松弛的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国内电力隧道的长度每年增长上千公里。城市电力隧道存在上下起伏路面,作为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轨道在铺设过程也要依隧道走向而建,当轨道起伏较大,或因施工难度大,往往铺设轨道时会造成轨道之间上下衔接存在不平滑现象。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的前后为两副支撑轮组,其中前支撑轮组直接与动力轴连接,同时也作为主驱动轮组,后支撑轮组作为从动轮组。由于前后轮组存在轴距,当设备在轨道上行至上下起伏的坡道的驻点时,有可能会形成主驱动轮组悬空而不能驱动车体的现象。举例说明: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以主驱动轮在前拉动车体,在轨道上以爬坡状态行进,这时车体重心对从动轮施压较大,当行至坡道与平道相接的驻点时,前驱动轮已经驶过驻点,但此时车体重心未过驻点,重力仍然在从动轮一侧施压,此刻就有可能发生主驱动轮被抬起,不能与轨道接触,造成驱动失效。如果车体由于惯性,重心冲过驻点,主驱动轮会又落回轨道,使驱动恢复。但如果此时由于行进速度慢,车体向上的惯性不足以使车体冲过驻点,那么主驱动轮将一直被悬空造成停车。
鉴于上述问题,电力隧道机器人有必要将主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将单驱改为双驱,当主驱动轮悬空时,从动轮也可以作为副驱动轮驱动设备行进。由于皮带是挠性材料,工作状态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变而松弛,使涨紧力降低,按照传统做法,需要安装涨紧轮组。但由于机器人内部该处驱动轮组之间空间非常有限,支撑梁为钣金件,刚性较差,所以难以安装适用的涨紧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的传动带涨紧机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性高,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安装,实现传动带涨紧并可方便调节涨紧力的棘轮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驱动的传动带涨紧机构,主要包括安装基座、涨紧轮支架、涨紧轮组、棘轮棘爪组、驱动机构,安装基座与车架支撑梁连接,涨紧轮支架与安装基座连接,涨紧轮组与涨紧轮支架连接,棘轮棘爪组与安装基座连接,驱动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棘轮棘爪组包括棘轮、棘轮轴、棘轮平键、棘爪轴,棘轮轴与安装基座连接,棘轮与棘轮轴连接,棘爪轴与安装基座连接,棘爪轴中间设有棘爪、棘爪挡圈,棘爪挡圈外侧设有扭簧,棘爪轴与车架支撑梁的通过棘爪轴紧固螺母固定,扭簧一端与车架支撑梁侧壁上的定位柱连接、另一端与棘爪上的凸台连接。
棘轮轴与涨紧轮支架通过棘轮轴限位螺钉固定。棘轮、棘轮轴、涨紧轮组作为一个整体共同绕轴心转动,当拨动涨紧轮组转动时,同时带动棘轮同步转动。
涨紧轮组包括涨紧轮轴,涨紧轮轴与涨紧轮支架连接,涨紧轮轴上设有涨紧轮,涨紧轮通过涨紧轮紧固螺母固定在涨紧轮轴上,涨紧轮支架通过连接固定孔与棘轮轴连接,涨紧轮支架通过涨紧轮支架限位螺钉固定。
涨紧轮上设有涨紧轮轴承。涨紧轮内均装有两个涨紧轮轴承保证转动平稳。
安装基座上部、下部分别通过两个安装基座紧固螺钉与车架支撑梁连接。
棘轮轴通过安装基座的沉孔处的棘轮轴限位螺钉固定。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驱动轮组包括主动带轮,从动轮组包括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分别与驱动轮组、从动轮组的轮轴连接,驱动轮组的轮轴与动力机构连接,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安装,实现传动带涨紧并可方便调节涨紧力的棘轮机构。
2.涨紧轮内设有涨紧轮轴承,转动更加平稳,特别适用于复杂黑暗的隧道环境中进行隧道巡检电力设施,完全替代人工巡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棘轮棘爪固定示意图;
图3为涨紧机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涨紧轮机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涨紧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57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