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杠杆增能增速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14772.0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9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润 |
主分类号: | B62M11/04 | 分类号: | B62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23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 增速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属足踏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原样自行车不变,只是在自行车侧面设计了杠杆机械技术,便产生增能增速效果,它的背景技术是杠杆机械技术。
发明内容:杠杆增能增速自行车,是在保留原样自行车全部技术上,在自行车的右侧面加入了多层多重杠杆机械技术,便产生增能增速效果。使原来的自行车能量增致数千倍,速度提高近10倍。
技术方案:在自行后轮右侧座垫下方设计了一组杠杆轮,这一组杠杆轮的第一个小轮是小齿链轮(在内边),是靠原样的足踏大齿链轮通过拉链带拉动而转动的。第二个轮是传力杠杆轮,由八根轮辐构成,它虽在轴线上,但与两边轮轴是分离的,轮子右边轴伸进小齿链轮轴内1厘米左右(小齿链轮轴这1厘米是管形),右边轴伸进受力杠杆轮轴内约0.5厘米(这段轴也是管形)。轮外4方有4套杠杆架,每套杠杆架的支点杆足定位在超过轴心轮辐近轴处(此处支点杆受力时同样能推动轮子转动,轮的相对另一面也有一根支点杆),两根支点杆在外轮处合二为一从轮孔口中伸出轮外,支点杆头内有小转轴,曲形杠杆头后部焊连在支点杆头内小转轴上成为支点,曲形杠杆头呈弯勾形,弯勾头后面是轮臂,一根阻力绳一头连接弯勾头顶,一头连接轮臂顶成为阻力点;小齿链轮轴末端4方有4根轴弯桩,4根拉绳一头连接短弯桩,另一头从外轮孔穿出与曲形杠杆尾连接成为力点。
与传力杠杆轮相对的是受力杠杆轮,由4根轮辐构成,4根杠杆的头部分别从4根轮辐近轴处的孔口穿过,4根弧形推杆,一头与外轮内沿连接(能活动性连接),一头穿过轮辐中部孔口与杠杆头连接(能活动性连接)成为支点;受力杠杆轮外同样有4套杠杆架,支点杆足盒定位在轮辐近轴处(支点杆受力也同样推动轮子转动,相对另一面同样有一根支点杆),头从外轮孔口合二为一伸出轮外,支点杆头内同样有小转轴,曲形杠杆头后部焊连在小转轴上成为支点,曲形杠杆头弯勾形,弯勾头后是轮臂,一根阻力绳一头连接弯勾头,一头连接轮臂顶端成为阻力点,4根杠杆尾从外轮条形活动口伸出轮外,传力杠杆轮四方有4根传力桩,传力桩与对面4根杠杆尾对接口对接成为力点;4付双点拉绳,一头连接杠杆头后部成为阻力点,一头直力向上连接曲形杠杆尾端成为力点。另外,曲形杠杆的弯勾头承力有限,特在弯勾口横焊一根连力杆助拉力。
第二组杠杆轮在后轮轴上,第一个小轮同样是小齿链轮(在外边与第一组反向),小齿链轮的转动是来自第一组外边受力轮上大齿链圈转动(大齿链圈是焊连在受力杠杆轮外轮上的)经拉链带拉动而转动。第二组杠杆轮与第一组是一样的,它的联动运转只不过是重复第一组的过程,这里不用再重复,不同点是内边的受力杠杆轮轴是自行车后轮轴,它转动直接带动后轮转动。
当然自行车承重是靠原自行车的支架结构,为了支撑增加的第一组杠杆轮,在座垫下方与后轮轴间增设有斜向内层和外层的轴承架(即后轮轴连接处是轴承以利转动),两组杠杆轮就在两层轴承架间运转。(当然第二组杠杆轮还多内外两层承重轴承架中运转),另外,承受拉动小齿链轮转动是要有两边轴承架的支撑。即增加中层轴承架,中层轴承架是依托内、外两层轴承架的中间轴架杆,内、外两根中间轴架杆的两头即位置在大轮外处伸出横杆相连,又在横杆对应小齿链轮侧边轴承位(这里要分第一组小齿链轮是左边,第二组小齿链轮是右边)又伸出纵向杆与轴承连接组成中层轴承架。第二组的小齿链轮比第一组小齿链轮承受大得多的拉力,又在内、外承重轴承架下方也用此方式连接中层轴承架(与斜向中层轴承架是同一个轴承),多一个方位的邦力。
杠杆增能增速自行车运行是这样的,当人足踏转架带动大齿链轮转动,齿链带动第一组杠杆轮的小齿链轮(在内边)转动,小齿链轮轴末端4个短弯桩上的拉绳拉动传力杠杆轮外的曲形杠杆尾(力点),在支点杆支点作用下。曲形杠杆弯头通过阻力绳拉动轮臂(阻力点)转动,很自然地带动传力轮转动,传力轮上的传力桩带动对面受力杠杆轮上的杠杆尾(力点)下压转动,杠杆在弧形推杆(支点)作用下,双点拉绳在下作用是阻力点,在上是曲形杠杆尾力点,在支点杆(支点)作用下,曲形杠杆弯头通过阻力绳拉动轮臂(阻力点)转动,受力杠杆轮转动带动大齿链圈转动,通过链带拉动第二组杠杆轮即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小齿链轮(在外边)转动,又一轮的运转跟第一组同样(两组杠杆轮结构功能是一样的),这里不用重复,区别的是受力杠杆能转动带动了后轮转动,推动着整个自行车前行。
杠杆增能增速自行车增能增速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润,未经陈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4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