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5399.2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刘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48;B01D53/50;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 恶臭 物质 复合 微生物 活性 填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所述填料附载有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SL1与水微菌(Aquamicrobium defluvii)SU1菌悬液;所述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SL1,保藏编号为CGMCC No.7400,水微菌(Aquamicrobium defluvii)SU1保藏编号为CGMCC No.739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所述填料为轻质多孔聚氨酯泡沫块、颗粒活性炭、火山岩、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所述的两种微生物菌悬液与轻质多孔材料的质量比为50-30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所述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中人苍白杆菌SL1菌体浓度大于106CFU/g,水微菌SU1的菌体浓度大于106CFU/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斜面培养:分别培养制备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SL1与水微菌(Aquamicrobium defluvii)SU1斜面菌种;
(2)菌悬液的制备:分别将步骤(1)制备的人苍白杆菌SL1斜面菌体与水微菌SU1斜面菌体按5-20%接种量逐级发酵培养,分离后用无菌营养液稀释获得菌体浓度为0.4-0.8g/L人苍白杆菌SL1菌悬液与菌体浓度为0.4-0.8g/L水微菌SU1菌悬液;
(3)复合微生物菌悬液的制备:将步骤(2)制备的人苍白杆菌SL1菌悬液与水微菌SU1菌悬液按1∶1体积比混合,获得复合微生物菌悬液;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悬液中菌体总浓度为0.4-0.8g/L;
(4)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的制备:
(a)将步骤(3)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悬液喷淋到方块体或颗粒形状的轻质多孔材料的表面;(b)将带有人苍白杆菌SL1与水微菌SU1菌细胞的多孔材料块放入旋转混合器中旋转混合;(c)再次向轻质多孔材料表面喷淋复合微生物菌悬液,获得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4℃保存备用;优选的重复步骤(a)-(c)2-3次,使材料表面以及微孔中均附载有菌细胞,获得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水微菌SU1无菌营养液的组成为:葡萄糖0.5g,酵母粉0.2g,KH2PO42.0g,KNO32.0g,NH4Cl0.5g,MgCl2·6H2O0.5g,FeCl30.01g,NaHCO31.0g,水1000ml,pH值6.0-6.5,121℃灭菌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人苍白杆菌SL1无菌营养液的组成为:葡萄糖0.5g,KH2PO43.0g,K2HPO43.0g,NH4H2PO40.5g,MgCl2·6H2O0.2g,FeCl30.01g,水1000ml,pH值6.8-7.2;121℃灭菌2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一种脱除含硫恶臭物质的复合微生物活性填料在脱除含硫恶臭物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53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