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化学表面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4301.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求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求耀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10/36;C25D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表面 处理 工艺 | ||
1.锌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对钢材质螺丝工件的表面进行除油、除锈、水洗和干燥处理;
B:配制渗锌剂:将锌粉、纳米氧化铈粉末、作为活化剂的氯化铵和作为填充剂的氧化铝按一定量混合后进行细化研磨处理,研磨后的粉末为微纳米级,所述锌粉中锌含量大于99%,粒度为250-280目;所述纳米氧化铈粉末用量是锌粉重量的2%-10%;所述作为活化剂的氯化铵的用量为渗锌剂总重量的0.1-0.3%;所述纳米氧化铈粉末粒度直径范围为100nm-400nm;所述作为填充剂的氧化铝、复合锌粉及钢材质螺丝工件的体积之和等于渗锌罐体积的91-95%;
C:钢材质螺丝工件渗锌处理:将钢材质螺丝工件和步骤A得到的渗锌剂填装到渗锌罐中,然后将填装好的渗锌罐放置在渗锌炉中加热升温,渗锌罐翻转加热,使渗锌罐内的钢材质螺丝工件均匀受热,加热升温时间控制在1-2小时,当温度达到350-400℃时,保持恒温100-120分钟;在钢材质螺丝工件表层形成锌铁金属间化合物,这层化合物和作为基体的钢材质螺丝工件是以冶金方式结合;
D:钢材质螺丝工件冷却:渗锌处理完成后,渗锌罐随渗锌炉冷却到100℃以下,将渗锌罐从渗锌炉中取出,继续冷却至温度低于50℃,将钢材质螺丝工件与渗锌剂分离;
E:对钢材质螺丝工件进行冲洗、抛光处理、钝化处理和晾干处理;
F:在温度为20-30℃、电流密度为2.0A/dm2的条件下,以需电镀的钢材质螺丝工件为阴极,锌板为阳极,阳极与阴极面积比为2∶1,进行电镀;电镀液为 碱性无氰镀锌镀液,采用的是含以下浓度物质的水溶液:ZnO:8-15g/L、NaOH:100-120g/L、开缸剂15-20mL/L、主光剂1-2mL/L,电流密度0.1-0.3A/d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缸剂主要由下述物质的水溶液组成:聚乙烯亚胺均聚物、1-苄基-3-羧基吡啶嗡氯化物、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和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各物质的质量百分浓度优选为:聚乙烯亚胺均聚物7-12%、1-苄基-3-羧基吡啶嗡氯化物3-5%、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6-10%和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7-10%,水溶性阳离子聚合物是质量比为1∶1的二氨基脲聚合物和阳离子聚合物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化学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主光剂主要由下述物质的水溶液组成:咪唑丙氧基缩合物、烯丙氧基缩合物和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各物质的质量百分浓度优选为:咪唑丙氧基缩合物10-12%、烯丙氧基缩合物8-10%和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9-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求耀,未经洪求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3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