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高透明度高亮拉丝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2448.7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龙思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市龙意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4;C08K7/14;C08K5/01;C08K3/04;C08K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46001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透明度 拉丝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拉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丙烯高透明度高亮拉丝配方。
背景技术:
聚丙烯拉丝料拉伸性能优异,主要用于生产塑料编制制品,制品具有不吸水、耐腐蚀、不霉变、耐磨擦、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产品广泛用于编织袋、(遮阳或覆盖用)彩条布、地毯背衬(基布)、集装袋、篷布和绳索的生产,制品主要用于粮食、化肥、水泥、糖、盐、工业用料和矿砂等的包装。现有技术中,聚丙烯拉丝料工艺较为简单,辅助助剂较为单一,重要是用于增加拉丝料的强度、韧性等,而市场上的聚丙烯拉丝产品透明度都比较低,即便是全新料,聚丙稀全新的透光性能也不是很好。因此主要用于对外观包装要求较低的产品中,而在一些高档的包装产品中却很少能看到聚丙烯拉丝料的存在,究其原因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少企业经常会使用或者添加一部分回收料和边角料等,而这些原料里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杂质,而聚丙烯拉丝料中杂质会对光线的吸引和漫反射,导致拉丝料浑浊,透明度不高,用于包装美观度降低。也有部分企业加入一定量的裙青,的确可以有效改善聚丙稀的透光性,但是改善性能有限,特别是对含有部分边角料或再生料的原料,改善性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观美观,可以用于高档包装的聚丙烯高透明度高亮拉丝配方,特别是对含有再生料或边解料的原料。
一种聚丙烯高透明度高亮拉丝配方,包括拉丝聚丙烯和辅助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透剂。
所述的增透剂为半精炼石蜡、石墨粉和裙青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的半精炼石蜡、石墨粉和裙青分别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6‰、0.4‰~0.6‰和0.3‰~1‰。
辅助剂为ps料、丙膜、PP颗粒和玻纤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本发明辅助剂和增透剂加入拉丝聚丙烯原料中,充分搅拌,可以有效地提高膜片和拉丝的拉力和透明度,对再生料的透明度提高特别显著。增透剂中的半精炼石蜡、石墨粉和裙青可以有效地减少塑料中杂质对光线的吸引和漫反射,从而增加了光线的穿透力,从而使丝的透明度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透明度高,外观亮丽美观,强度可靠,品质优,可以作为高档包装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聚丙烯高透明度高亮拉丝配方,包括拉丝聚丙烯和辅助剂,还包括增透剂。增透剂为半精炼石蜡、石墨粉和裙青中的组合。半精炼石蜡、石墨粉和裙青分别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4‰、0.4‰和0.3‰。辅助剂为ps料、丙膜。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原料为较为纯净的聚丙烯拉丝原料,内部含有的杂质较少,只需要加入少量的增透剂,即可达到高透明度拉丝产品的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聚丙烯高透明度高亮拉丝配方,包括拉丝聚丙烯和辅助剂,还包括增透剂。增透剂为半精炼石蜡、石墨粉和裙青中的组合。半精炼石蜡、石墨粉和裙青分别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0.5‰和0.7‰。辅助剂为ps料、丙膜、PP颗粒。
本实施例使用了较多的回收料或者在生产中所产生的费角料,这些材料的重新使用,由于材料内部含有较多的杂质,在没有增加增透剂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拉丝料透明度很差,在本实施例中加入了较多的增透剂,特别是增透剂中的裙青占有较高的比例,生产出来的拉丝产品同样能够达到很高的透明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市龙意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市龙意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2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