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2223.1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豆忠颖;金忠恩;席艳秋;倪岩;程功;杨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杠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外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汽车保险杠缓冲器。
背景技术
国标《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17354)》中规定了汽车的低速碰撞具体法规要求,为满足此法规,几乎所有汽车的保险杠内均采用了保险杠缓冲器。当前几乎所有的保险杠缓冲器均采用EPP发泡产品,此材料需进口才能达成较好的吸能效果,因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成本低廉的汽车保险杠缓冲器,以用于替代EPP发泡材质的保险杠缓冲器,降低生产工艺要求和成本。
本发明的汽车保险杠缓冲器特征如下:该汽车保险杠缓冲器朝向保险杠本体的一侧为网格状,汽车保险杠缓冲器远离保险杠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支架的安装构件。网格会减小整体的密度,进而降低强度,碰撞时后可以随着保险杠本体溃缩一定的距离,起到一定的缓冲吸能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对应安装构件位置处的密度大于对应汽车保险杠缓冲器其余位置处的密度。这样汽车保险杠缓冲器对应安装构件位置处的强度会略大,可以将一些撞击力传递到汽车的后部结构中,从而分散撞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保险杠缓冲器中部位置处的网格的内部设有加强肋,增强汽车保险杠缓冲器中部位置处的强度,可以有效将撞击力分散至两侧及安装构件处,避免汽车保险杠缓冲器中部位置在撞击后迅速溃缩而降低整体的缓冲性能。
进一步地,该汽车保险杠缓冲器包括板状本体和板状本体侧面的网格,所述板状本体和网格一体注塑而成,板状本体可以将撞击力分散至各个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缓冲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板状本体和网格由PP材料注塑而成,PP材料(Polypropylene)为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单体是丙烯CH2=CH-CH3,成本低廉,且其硬度比ABS,POM等材料稍低,能够更好地发挥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为蜂窝状,所述网格的间距大于20毫米,网格的壁厚为1~3毫米。蜂窝状的网格不能太密集,否则强度太强,将网格的间距保持大于20毫米,可以确保有一定的柔韧度,能及时溃缩吸能。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与保险杠本体的内侧面贴合,这样保险杠缓冲器与保险杠本体之间才能结合稳固良好,更好地传递撞击力。
本发明的汽车保险杠缓冲器的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廉,缓冲性能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完全可替代EPP发泡材质的保险杠缓冲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保险杠缓冲器的整体等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保险杠缓冲器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保险杠缓冲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保险杠缓冲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保险杠缓冲器与保险杠本体安装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保险杠缓冲器1包括板状本体11,板状本体11朝向保险杠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蜂窝状网格12,板状本体11和网格12由PP材料一体注塑而成;板状本体11远离保险杠本体2的一侧设有两个用于连接安装支架3的安装构件13;网格12对应安装构件13位置处的密度大于对应汽车保险杠缓冲器1其余位置处的密度,且汽车保险杠缓冲器1中部位置处的网格12的内部设有加强肋14;网格12与保险杠本体2的内侧面贴合。
在安装时,保险杠缓冲器1通过焊接固定于保险杠本体2上,焊接部位根据缓冲器及保险杠本体2的接触面确定,形成一体结构,再通过安装支架3连接到纵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2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