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1110.X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仇圣桃;项利;张晨;岳尔斌;秦哲;岳桂安;樊立峰;李军;干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6 | 分类号: | C22C38/06;C21D8/12;B21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坯连铸连轧 流程 生产 牌号 取向 硅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01%~0.008%,Si:1.10%~1.70%,Al:0.20%~1.0%,Mn:0.20%~1.0%,P:0.02%~0.10%,N≤0.005%,S≤0.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
10%≤γ1100℃≤30%,γ1100℃为钢中奥氏体在1100℃时的体积含量,其中γ1100℃=26.5+655(%C)-14.2(%Si)+4.2(%Mn)-2.68(%Al)+665(%N)-18.4(%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C:0.0029%~0.0055%,Si:1.25%~1.55%,Al:0.35%~0.9%,Mn:0.31%~0.85%,P:0.02%~0.10%,N≤0.005%,S≤0.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11≤γ1100℃≤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的铁损P15/50为3.25-3.56W/kg,磁感应强度B.50为1.70-1.75T,并且所述无取向硅钢表面无瓦楞状缺陷。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二次精炼;钢水终点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01%~0.008%,Si:1.10%~1.70%,Al:0.20%~1.0%,Mn:0.20%~1.0%,P:0.02%~0.10%,N≤0.005%,S≤0.00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连铸,采用液芯压下工艺,使铸坯厚度由结晶器出口时的70~90mm减薄为50~60mm,保证铸坯等轴晶率不小于20%,且等轴晶平均晶粒尺寸不大于2mm;
3)均热;
4)热轧;
5)酸洗冷轧;
6)退火;
7)涂绝缘涂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连铸工艺参数如下:拉速3.5m/min、中间包过热度2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采用强冷工艺,二冷比水量2.5~2.8L/kg,使铸坯柱状晶一次枝晶臂间距不大于400μ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控制均热温度不高于115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第一道次轧制压下率为45%~50%。
9.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热轧的总压下率为95%~97%。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酸洗后一次冷轧至0.5mm。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退火温度为800℃~900℃,脱碳气氛的露点为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钢铁研究总院;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11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车及其喷水架的作业高度的调整方法、系统
- 下一篇:新型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