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停车场智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7053.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平;张永灿;王汝传;曹雍;马军;杨耀;沙超;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G07B15/06;G06K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频 识别 技术 停车场 智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停车场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可交换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各区域阅读器搭载无线网卡模块,将从各标签中阅读的数据通过中心化无线传感器进行传输和管理,接入点通过无线控制器和路由进行逻辑上的接入,且控制器需要支持多个虚拟局域网络,通过将各个区域的阅读器单独组建虚拟专用网络,对各区域的阅读器信息进行管理;
步骤2)搭建智能终端的硬件系统:控制终端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服务器、道闸、地感线圈、摄像机、自动取卡机、自动收卡机和自动投币机组成;
步骤3)基于有源标签的智能车位引导系统的基础设施布置:在每个路口处布置指向各个方向的车辆指示灯,且在每个路口前数米处安装压力传感器,埋设地点不能超过离路口一个半车身的距离,以此来防止系统在对当前车辆进行指引时,后面车辆对其产生的干扰;通过设定不同的门阀值来区分车辆和人,以此提供不同的导向服务;
步骤4)基于有源标签的智能车位引导系统的服务顺序判定:阅读器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压力传感器采集到有效数据后,便将阅读器激活,激活后阅读器主动对其有效读写范围内的有源标签发送测距指令,标签收到命令后,启动超声波测量模块,获取当前标签和阅读器的距离,并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给阅读器,如此阅读器便可以根据获取的距离的大小判断车辆的服务顺序;若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长时间在微小的范围内保持不变,则控制中心可将其判定为故障,且通过蜂鸣器通知管理人员到故障地点进行排查检测;
步骤5) 基于有源标签的智能车位引导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流量检测:当车辆行至第一个路口处时,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且激活周围的阅读器,阅读器检测到在其有效作用范围内的标签后,读取目标车位的信息,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各路口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大致估略出所有路段的车辆流量信息,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出当前路段的最佳行驶路线,在后续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路口即进行一次方向检测,以车道的最小流量为标准,采用最优化的方式进行路段选择,减少主干道的车辆拥塞;
步骤6)基于有源标签的车位请求功能实现:若客户忘记停车地点,则通过有源标签与当前所处区域的阅读器进行主动通信,读取阅读器中的区域信息并通过有源标签对当前位置信息进行显示,如有楼层跨越,可通过蜂鸣器进行提示;
步骤7)基于有源标签的服务时间主动提醒功能实现:标签通过MCU自带的定时器完成自动计时,在整数计数值之前,设定某一提醒值,如此便可减少用户为仅仅几分钟的超时却要付一个小时车费的情况;
步骤8)智能车位引导系统在驶离停车场时的应用:客户驶离停车场方案采用和智能引导车位相同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停车场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源电子标签,其功能模块设计包括:射频模块的电路设计,超声波测距模块的电路设计,微控制器MCU的外围电路设计,液晶显示LCM模块的电路设计,语音模块的电路设计;
射频模块的电路设计:射频芯片的选取:射频模块采用笙科推出的2.4GHZ长距离传输射频收发芯片A7130,工作电压2.0~3.6V,MCU通过SPI接口可直接驱动A7130,该芯片的最大优势在于高速传输速率4Mbps以及超高接收灵敏度;
超声波测距模块的电路设计:发射模块中采用74ALS04对超声波起驱动作用,以使超声波发射头能发射超声波,接收模块则采用CX20106A集成电路对接收探头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
LCM模块的电路设计: 液晶显示模块采用3.6V供电的ST7920LCM,为防止出现I/O口驱动不足的情况,增加三极管对电流进行放大;
语音模块电路设计:语音芯片采用AP89042,振荡电阻R10的选择需严格按照说明标准,否则芯片无法正常工作;
MCU的外围电路设计:MCU作为主控模块,采用AVR公司的低功耗控制器ATMEGA8,通过4组I/O口分别驱动控制射频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LCM模块和语音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70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