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磁力开启的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96764.8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蔡琦飞;陈孟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15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磁力 开启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利用磁力开启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装置(例如手机、PDA或笔记本电脑)具有由上盖与下盖所组合成的壳体。壳体可包覆设置在电子装置内的电子零件,避免发生碰撞而损坏电子零件的状况。
现有电子装置的上盖与下盖的结合方式可利用螺丝锁附与卡勾固定等方式。当上盖与下盖由螺丝锁附时,虽然可方便使用者的拆卸,但这样的电子装置会导致上盖与下盖的表面需具有螺丝孔,造成外观上的缺陷。当上盖与下盖由卡勾固定时,这样的上盖与下盖可不具螺丝孔,虽然电子装置的外观较平顺美观,但以卡勾固定的电子装置在拆卸维修时,死卡勾(例如不具弹性或紧密结合的卡勾)虽然强度高,但容易受外力而断裂;而活卡勾(例如具弹性或易松脱的卡勾)虽然方便拆卸维修,但强度又有所不足。
此外,虽然上盖与下盖可同时使用螺丝与卡勾相结合固定,但壳体仍会有螺丝孔,且结构设计上也会相对复杂,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磁力开启的电子装置,可具有较佳的外观,且具有较佳的强度,并方便拆卸。
本发明的利用磁力开启的电子装置包含下盖、上盖、至少一个卡合模块、导电标志与至少一个电磁铁。上盖可开阖地连接于下盖,且上盖具有第一卡合部。卡合模块设置于下盖。卡合模块具有磁吸部、弹性元件以及第二卡合部。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于下盖,另一端连接磁吸部。第二卡合部连接磁吸部。当上盖盖合于下盖时,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相互卡合。电磁铁设置于下盖,且电性连接导电标志。电磁铁与磁吸部相对设置并间隔一距离。当导电标志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性以吸引磁吸部,带动第二卡合部脱离第一卡合部并使弹性元件变形,从而开启上盖。当导电标志停止通电时,弹性元件恢复使第二卡合部复位。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下盖具有滑槽。磁吸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部位于弹性元件与磁吸部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磁吸部的材料为磁铁或金属。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卡合模块与电磁铁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卡合模块环绕于下盖设置。多个电磁铁也对应地环绕于下盖设置。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导电标志设置于下盖背对上盖的表面上,且具有两个接点插入于下盖。两个接点露出于下盖朝向上盖的表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还包含导线组。导线组连接于电磁铁与两个接点。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下盖还具有挡块。当第二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相互卡合时,挡块抵靠于第二卡合部的顶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弹性元件包含弹簧。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为平板电脑。
在本发明中,由于卡合模块具有磁吸部与弹性元件,且电性连接导电标志的电磁铁与磁吸部相对设置,因此当导电标志通电时,电磁铁可产生磁性以吸引磁吸部,带动卡合模块的第二卡合部脱离上盖的第一卡合部并使弹性元件变形,使得上盖可与下盖分离。此外,当导电标志停止通电时,卡合模块的弹性元件可由其弹性恢复力使第二卡合部复位,第二卡合部便能与第一卡合部相卡合。
如此一来,电子装置的上盖与下盖不需螺丝孔,因此电子装置的外观较为美观。另外,磁吸部可被电磁铁吸引而移动,因此卡合模块的第二卡合部与上盖的第一卡合部可设计成死卡的形式,使上盖与下盖结合后具有较佳的强度。此外,导电标志通电时,上盖与下盖便可分开,方便维修人员拆卸上盖来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卡合模块与电磁铁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卡合模块的弹性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导电标志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卡合模块与导电标志组合于下盖后的立体图。
图6是图1的电子装置的上盖组合于下盖前的剖面图。
图7是图6的电子装置的上盖组合于下盖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6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