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固态发酵豆粕的发酵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96586.9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邦辉;陆裕肖;张秀敏;高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固态 发酵 豆粕 罐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饲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固态发酵豆粕的发酵罐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饲料行业中的研究很早就有,国内外的研究大都是通过实验室小型发酵进行,以研究微生物对饲料原料毒性、抗营养物质等成分的分解效果,通过降低毒性,减少抗营养成分,产生多种合成代谢产物来提高饲料原料的品质和饲用效果。这类生物发酵饲料研究的技术和效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瓶颈。
传统食品应用的坛式、地窖式、塔式等发酵模式由于微生物菌种、饲料原料的差异而无法适用于当前的饲料发酵;粗放的敞开式发酵床面临着产量低、干燥难、易污染、费时费人工、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无法实现智能控制的问题;封闭式的发酵不仅干燥难,出料难,而且无法满足多菌种复合发酵的环境条件要求,也无法进行工业化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固态发酵豆粕的发酵罐装置,该发酵罐装置集发酵和干燥于一体,简化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体固态发酵豆粕的发酵罐装置,包括发酵罐3、以及与发酵罐连接的鼓风干燥加热装置7;所述发酵罐3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用于加料的斗式提升机6;发酵罐3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用于运输物料的螺旋运送机5;在发酵罐3的中心轴位置设有中央通风管8,所述中央通风管的底部向罐体侧壁延伸出支管8-1,所述支管8-1穿过罐体与所述鼓风干燥加热装置7连接,所述鼓风干燥加热装置包括循环风机1和电加热器2;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与大气相通,出风口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空气输送支路、热风输送支路,空气输送支路、热风输送支路另一端汇合连接到发酵罐罐体支管8-1,热风输送支路中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的发酵罐3罐体内侧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回路与所述电加热器2电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发酵罐3的侧壁上还设有旁通风管9,所述旁通风管9连接排空管10,所述旁通风管9通过管道与循环风机1的进风口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发酵罐3罐体侧壁上设有物料取样口和物料温度监视窗。
更进一步,所述进料口设有第一手动插板阀4-1,所述出料口设有第二手动插板阀4-2。
如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合理,能够使得微生物发酵饲料能够在同一罐体先后发酵和干燥,不需要过多的人员手工操作,可以实时显示和自动调节发酵罐的温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量,也不需要进行人工翻料;通过通风管可以使空气均匀的分布在罐体,更加利于好氧菌的生长;且发酵与低温干燥在同一罐体进行减少了烘干设备和物料转运劳动环节,可减少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 其中图中标号:1循环风机;2 电加热器;3 发酵罐;4-1 第一手动插板阀;4-2 第二手动插板阀;5 螺旋运送机; 6 斗式提升机;7 鼓风干燥加热装置; 8 中央通风管;8-1 支管; 9 旁通风管;10 排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3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6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