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固化高强度可拆卸结构胶以及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6048.1 | 申请日: | 201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孟珍珍;师力;郑妙生;曾照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2 | 分类号: | C09J163/02;C09J163/00;C09J11/08;C09J11/04;C09J11/06;C08G59/66;C08G5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固化 强度 可拆卸 结构胶 以及 存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行业,尤其是涉及在室温能够快速固化,在加热条件下可拆卸的高强度结构胶,适用于临时粘接又要求粘接强度高的场合。
背景技术
聚硫醇化合物类似多元胺的性质,可在室温下与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反应,但聚硫醇固化物的有效交联密度低,性能较差,通常会用胺类固化剂来调节其固化速度和增强起交联密度,在室温下,硫醇单独与环氧树脂反应的活性比较低,但有胺类作为促进剂时,巯基可以形成巯基离子,迅速的提高反应速率。快速固化一般较脆不能达到很高的强度,并且固化后不易拆卸,目前,急需一款硫醇型通过添加核壳结构的增韧剂制成的一款的高韧性结构胶,并且该结构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在室温下能保持较好的粘接强度,但在加热条件下能迅速的拆卸和剥离掉,适合于临时粘接但又要求粘接强度高的场合。
但胺类固化剂和聚硫醇混合后的固化剂如果储存不当的话会产生黄变和结皮的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还会产生很的浪费,极大影响了混合固化剂的使用,所以其储存方法也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高韧性结构胶,该结构胶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在室温下能保持较好的粘接强度,并且能在加热条件下能迅速的拆卸和剥离掉,适合于临时粘接但又要求粘接强度高的场合,以及解决该结构胶储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室温快速固化及加温可拆卸的高强度结构胶,由AB两种组分构成,
所述A组分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双酚A E51, 25%~40%;
双酚F 20~30%;
增韧剂 10~15%;
偶联剂KH560 1%~4%;
填料占 25%~40%;
所述B组分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硫醇3800 25%~30%;
增强的聚硫醇 20%~30%;
三乙烯四胺 2%~10%;
叔胺促进剂 0.2%~1%;
填料 20%~40%;
AB组分的配比为1:1。
所述增韧剂为以MBS嵌段共聚物合成的增韧剂。
所述增强的聚硫醇为以K值为3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增强的聚硫醇3800。
所述填料为硅微粉、白刚玉或碳酸钙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出所述高强度结构胶的储存方法,包括将A组分和B组分分别放入瓶子中充入氮气密封,所述氮气浓度为95%以上,充氮气的量占容器的三分之一,使得溶液表面空气与隔绝。
本发明还提出所述高强度结构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增韧剂和增强的聚硫醇的制备。
所述增韧剂的制备是将25g核壳结构MBS放入到75g的E51环氧树脂中,通氮气保护;在80℃保温高速搅拌3~5h;若仍有大量小颗粒,则过辊研磨至平滑乳白色液体状;
所述增强的聚硫醇是将PVPK30以1:9的质量比添加于科宁3800硫醇固化剂中,保持温度60℃搅拌3~4小时至均匀透明液体。
本专利申请与以往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克服了硫醇固化物质脆、交联密度低的缺点,核壳结构的增韧剂能很好的增加韧性和抗冲击性能,使得此环氧快速固化胶黏剂能达到较高的剪切强度、剥离强度,并且通过调节配比使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5℃左右,在温度较高时还可以进行拆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结构由AB两种组分构成,其中。A组分主要由双酚A、双酚F以及合成的核壳结构增韧剂和KH560组成,B组分由硫醇、增强的硫醇固化剂、三乙烯四胺、以及叔胺促进剂组成。其中,
在A组分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双酚A为E51,其占25%~40%,E51为环氧树脂类中基础树脂成本低;
双酚F为20~30%,主要用来调节粘度,上述两种树脂这样比例的混合保证强度和粘度;
增韧剂为合成的核壳结构增韧剂,占10~15%,用以提高抗冲击性和增加韧性;
偶联剂KH560为1%~4%,用来增加粘接强度;
填料为硅微粉等,占25%~40%,用以调节粘度降低成本。
在B组分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硫醇3800 25%~30%,作为主体固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