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5085.0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奥村启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王维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处理 装置 具有 图像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和具有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对从图像形成装置导入的薄片体进行后处理。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作为利用复印机、数码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有图像的薄片体的后处理装置,其包括:装订处理部,通过将订书钉钉入薄片体摞来进行装订处理,上述薄片体摞是对从图像形成装置导入的多个薄片体进行堆放处理而得到;其他的处理部(例如对薄片体进行穿孔处理(打孔处理)和对薄片体(薄片体摞)进行两折(中间折叠)、三折等折叠处理的处理部);以及切换构件,切换薄片体的输送方向,将薄片体(薄片体摞)送入上述处理部。
在这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中,一般来说,切换薄片体输送方向的切换构件例如能够利用电动机或电磁螺线管等输送方向切换专用驱动源,进行输送方向的切换动作(操作)。
这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因使用输送方向切换专用驱动源,容易使装置整体大型化且导致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不使用用于使薄片体输送方向的切换构件动作的专用驱动源,可以实现装置整体小型化、低成本化。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切换构件,切换从图像形成装置导入的薄片体的输送方向;装订部,对薄片体摞进行装订,所述薄片体摞是对从图像形成装置导入的多个薄片体进行堆放处理而得到;以及移动驱动部,使所述装订部移动,伴随利用所述移动驱动部使所述装订部移动,所述装订部对所述切换构件进行操作来切换薄片体的输送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具有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所述薄片体后处理装置。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薄片体后处理装置,不使用用于使薄片体输送方向的切换构件动作的专用驱动源,可以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低成本化。此外,按照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内容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后的形态来进行介绍。本发明内容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概要的示意性断面图。
图2是表示将导入图1所示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薄片体向装订处理部输送的状态的重要部位的放大断面图。
图3是表示使导入图1所示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薄片体避让的状态的重要部位的放大断面图。
图4是表示使导入图1所示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薄片体和避让的薄片体重合的堆放处理状态的重要部位的放大断面图。
图5是表示将导入图1所示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薄片体向薄片体折叠处理部输送的状态的重要部位的放大断面图。
图6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中,利用移动驱动部使装订处理部的装订部从作为装订处理位置的第一位置、向第四位置或对第三切换爪进行操作的操作位置移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A是说明在由图1所示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进行的薄片体摞的装订处理中倾斜端部装订处理的图。
图7B是说明在由图1所示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进行的薄片体摞的装订处理中两点装订处理的图。
图8是从上侧观察图1所示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装订部位于起始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图8所示状态取下构成第三输送通道的输送导向件和基座构件的状态的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状态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图10所示状态下操作机构状态的重要部位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从上侧观察利用图1所示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装订部的移动来操作第三切换爪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从图12所示的状态取下构成第三输送通道的输送导向件和基座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状态的重要部位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在图14所示状态下操作机构操作第三切换爪的状态的重要部位的放大立体图。
图16是从上侧观察图1所示的薄片体后处理装置的装订部位于倾斜端部装订处理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的对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5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