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峰值感知方法与自适应派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2737.5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曙光;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20 | 分类号: | B66B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系统 客流 峰值 感知 方法 自适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行业多电梯群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峰值感知与自适应派梯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电梯系统效率,通常对多个电梯共存环境采用群控系统统一调度电梯群。作为楼宇内交通工具,电梯系统以及群控系统面临的交通模式有其特有属性。其中最常见的有高峰期交通,平常时期交通等。其中高峰期交通下的调度压力尤其要考验一个群控系统的能力。
常见的高峰期主要有如下三种:出勤模式(又称,上行高峰)、退勤模式(又称,下行高峰)以及聚会模式。以写字楼为例,上行高峰主要时段有:早上上班时间带,中午饭后上班时间带等。下行高峰主要有,晚上下班时间带、午饭开始时间带等。聚会模式主要有某个临时召开的会议或聚会导致的短时间大量的服务需求等。
上行高峰的主要特点是大量乘客从某个特定楼层(如,一楼大厅进来前往各楼层)出发,上行至各个楼层。下行高峰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大量乘客从多个楼层出发下行至某个特定楼层(如,前往1楼大厅走出大楼)。聚会模式也是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用户的移动,主要分两个阶段,开始阶段从多个楼层出发,上行或下行至某个特定楼层,结束时从某个楼层出发上行或下行至多个楼层。由于聚会模式的人数不可能与大楼人数相比,开始阶段的交通并不会对群控系统造成太大的压力,通常靠调度技术本身即可应付。只有在聚会结束时的解散过程会对群控系统产生较大的压力,需要有较高的智能才可以应付自如。
目前的群控系统中,对于这三种高峰交通模式,通常都会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对应。
解决上行高峰的方法早期主要是采用叫做基准阶待机的技术。在该技术 中,用户设定某个时间段为上行高峰,当进入该时间段后,每一个电梯一旦空闲就回到基准阶(1楼等大楼入口楼层),从而提高运行效率,缩短一楼乘客等待时间,减少产生等待队列过长现象。
返回基准阶方法虽然大大缩短了基准阶待机时间和待机队列,但是基准阶以上的楼层等待时间会过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菱公司开发了基于大厅人数比例的确定返回基准阶电梯个数的方法(见参考文献:1、SHIRO HIKITA,New elevator group-control method for up-peak perio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Vol34.No5;2、马威译,电梯运行高峰期的群控方法,长江大学毕业设计文献翻译,
http://wenku.baidu.com/view/460cac2fbd64783e09122bb1.html))。该方案采用大厅上电梯等待时间、大厅待机电梯个数、大厅出发乘客平均数等指标,确定应前往大厅(基准阶)待机电梯个数,从而缓解了上面楼层待机时间过长问题。
解决下行高峰常用的方法是在指定的下行高峰时间段内,每一个电梯都上行至最高层,然后开始下行服务。有些方案中也尝试了上行返回终点轮换自最上层逐步向下到一定程度的方法,缓解从最高处下行带来的其他楼层乘客无法进入电梯(电梯在最高少数楼层就满员)的状况。
对于聚会模式通常采用事先预约的方式,到了预约时间带时,优先调度更多的电梯给相应楼层服务。
目前的电梯群控系统,对不同类型的高峰交通采用不同的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尚无统一的解决方案。同时,目前这些解决方案大部分都指定高峰模式运行的时间带,操作复杂,给维护管理人员带来麻烦。有的则需要采用交通模式的预测技术,预测是否进入某个高峰交通模式。另外,对于下行高峰和聚会模式,更没有一个较具智能的调度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电梯高峰模式运行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根据电梯运行中乘场呼叫与客流之间的关系出发,估计客流密度,从而做出合理派梯的方案的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峰值感知方法与自 适应派梯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峰值感知方法,其特征是通过计算每一个楼层上的等待队列长度指标来实现的,所述等待队列长度指标反映了每一个楼层上服务需求的紧迫性或乘客等待队列的长度或乘客到达频率。
对大楼每一个楼层的每一种可能的呼叫类型都有对应的等待队列指标,群控调度的每一个时刻所述等待队列指标都取大于等于零的实数值。
每一个楼层的呼叫类型为8种类型呼叫,分别为正面上行呼叫、正面下行呼叫、背面上行呼叫、背面下行呼叫、正面残障上行呼叫、正面残障下行呼叫、背面残障上行呼叫和背面残障下行呼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7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