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鸡粪渣、污泥堆肥生产有机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2518.7 | 申请日: | 201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飞龙;耿耿;林代炎;叶美锋;林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刘毅峰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鸡粪渣 污泥 堆肥 生产 有机 栽培 基质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鸡粪渣、污泥堆肥生产的有机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设施园艺的迅速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和穴盘育苗技术正在大面积、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固体栽培基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无土栽培中,与水培相比,固体基质培设施简单、投资成本低,使用非常普遍。我国是居世界第一位的设施园艺大国,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在200万hm2以上,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无土栽培面积仅l070hm2,所占比例非常之低,而日本无土栽培面积占温室面积的20%以上,荷兰等国则占温室面积的90%以上,所以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仍有很大空间。近年来无土栽培的发展势头也说明了这点,大面积发展无土栽培,尤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质培养的发展,需要大量安全、优质、使用方便的固体栽培基质。
栽培基质的质量对种苗的繁育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质的研究是基质栽培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普遍应用的基质是草炭和岩棉,但由于天然草炭土的挖掘对湿地和森林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岩棉不可降解,长期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我国国产岩棉一般不适于无土育苗,进口岩棉成本太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探寻草炭与岩棉的替代物。近年来,人们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用作育苗基质,如禽粪、锯末、椰子壳纤维等,但由化学性质稳定性差、盐分高、有机质低、阳离子交换能力差以及污染物含量高引起的种子发芽率低、发芽速度慢、幼苗不强壮、烧苗等问题的出现,影响其用作育苗基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鸡粪渣、污泥堆肥生产有机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使得能够大量生产符合作物生长的固体有机栽培基质,从而拓宽鸡粪渣及污泥堆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利用鸡粪渣、污泥堆肥生产有机栽培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备料:按重量比为鸡粪渣∶污泥堆肥=18-21∶1的比例,将鸡粪渣与污泥堆肥混合;所述鸡粪渣指冲洗养鸡场的污水经固液分离后的固体鸡粪渣,所述污泥堆肥指以城市生活污泥与栽培食用菌的废渣混合发酵腐熟后的污泥堆肥;
2、建堆发酵:将步骤1的鸡粪渣与污泥堆肥混合物按高度为1-1.5m,上部宽为1.0-1.4m,底部宽为1.4-1.8m的尺寸建成梯形堆体进行发酵(即建成横截面为梯形的堆体进行好氧发酵);待堆中心鸡粪渣与污泥堆肥混合物的温度升至60-65℃后,进行第一次翻堆,此后每隔3d翻堆1次,待鸡粪渣与污泥堆肥混合物堆体中心的温度降至35-45℃,发酵结束,得发酵物料;
3、破碎混合:将步骤2发酵结束后的发酵物料取50%进行破碎处理后,使用2mm×2mm网孔的筛网过筛,发酵物料能通过2mm×2mm筛网的为小颗粒,发酵物料未破碎处理或破碎处理后不能通过2mm×2mm筛网的为大颗粒,按大颗粒与小颗粒的重量比为1∶1-1.2的比例,混合均匀即可制成该有机栽培基质(或取50% 破碎后的发酵物料直接与未破碎的物料混合均匀即制成该有机栽培基质,发酵物料破碎后能通过2mm×2mm筛网的为小颗粒发酵物料,发酵物料尺寸大于2mm×2mm的或破碎后不能通过2mm×2mm筛网的为大颗粒发酵物料)。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污泥堆肥所采用的原料为城市生活污泥和栽培食用菌的废渣,所使用的栽培食用菌的废渣经过摊薄晾晒至含水率25%,二者以重量比为1:1的比例,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搅拌后的物料含水率为55%,将该物料移至堆高1.6m,堆宽6m的发酵槽内进行发酵,堆肥发酵过程中采用链板式翻堆机每天翻堆一次,同时于每天翻堆后12h后对物料进行强制通风1h,通风量为50mL·L-1·min-1,保证其好氧发酵,连续发酵24d后即可结束发酵,发酵腐熟后的物料就可以作为有机栽培基质的原料使用。
本发明还保护利用上述方法生产的有机栽培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2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长焊接同类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氧体耐蚀涂层用热喷涂粉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