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弹性袜子及其编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81676.0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唐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耀良 |
主分类号: | A41B17/00 | 分类号: | A41B17/00;D04B1/26;D02G3/32;D02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袜子 及其 编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弹性袜子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袜子穿戴在脚上,可以对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和美化作用。随着纺织行业所用的纺织纤维和编织方法的不断改进,各种各样的新型袜子被不断推出。
现有的袜子弹性不够,穿着不够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弹性袜子及其编织方法,该袜子具有较佳的弹性,穿着舒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弹性袜子,包括:第一筒部、第二筒部和跟部,所述第一筒部、第二筒部和跟部均是采用弹性包芯纱编织而成,所述弹性包芯纱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弹性芯纱和包覆在所述弹性芯纱外部的包覆层,所述弹性芯纱由至少一根涤纶高弹丝和至少一根氨纶丝复合加捻而成,所述包覆层为棉纤维和涤纶高弹丝的混纺纱线,所述包覆层缠绕包覆在所述弹性芯纱的外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芯纱的捻度为380~480捻/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包芯纱的支数为42~70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芯纱中涤纶高弹丝和氨纶丝的根数比为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弹性袜子的编织方法,在编织所述跟部时,采用如下步骤:
a、起针,70针,直接挑针揿针,做6圈;
b、光挑针,不揿针,做7圈;
c、挑针揿针,做6圈;
d、挑针12圈;
e、挑针揿针16圈;
f、挑针6圈;
g、挑针揿针10圈;
h、挑针10圈。
本发明高弹性袜子及其编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高弹性袜子具有较佳的弹性,穿着舒适;
2、采用本发明的高弹性袜子的编织方法制造出来的袜子跟部,穿着比较舒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弹性袜子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弹性包芯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弹性包芯纱,11,弹性芯纱,12、包覆层,2、第一筒部,3、第二筒部,4、跟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高弹性袜子,包括:第一筒部2、第二筒部3和跟部4,所述第一筒部2、第二筒部3和跟部4均是采用弹性包芯纱1编织而成,所述弹性包芯纱1包括设置在中心的弹性芯纱11和包覆在所述弹性芯纱11外部的包覆层12,所述弹性芯纱11由至少一根涤纶高弹丝和至少一根氨纶丝复合加捻而成,所述包覆层12为棉纤维和涤纶高弹丝的混纺纱线,缠绕包覆在所述弹性芯纱11的外部。
所述弹性包芯纱1具有很好的弹性,大大提高了本发明高弹性袜子的弹性性能。
所述弹性芯纱11的捻度为380~480捻/米。
所述弹性包芯纱1的支数为42~70支。
所述弹性芯纱11中涤纶高弹丝和氨纶丝的根数比为1:1。
本发明还公布了上述高弹性袜子的编织方法,在编织所述跟部4时,采用如下步骤:
a、起针,70针,直接挑针揿针,做6圈;
b、光挑针,不揿针,做7圈;
c、挑针揿针,做6圈;
d、挑针12圈;
e、挑针揿针16圈;
f、挑针6圈;
g、挑针揿针10圈;
h、挑针10圈。
采用该方法编织出的袜子跟部,穿着起来比较舒适。
所述弹性包芯纱1中的棉纤维和涤纶高弹丝的质量百分比为62%~85%:15%~38%。
本发明高弹性袜子及其编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高弹性袜子具有较佳的弹性,穿着舒适;采用本发明的高弹性袜子的编织方法制造出来的袜子跟部,穿着比较舒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耀良,未经唐耀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