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暴透明隔断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0794.X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斌;邹彤;李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缓冲 功能 防暴 透明 隔断 安装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隔断安装结构,尤指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暴透明隔断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有效预防机场、车站、银行、商场等公共场所,以及相关重要政治、金融机构或部门遭受爆炸、暴乱、恐怖袭击或飓风等突发状况时,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的危害与损失,并将危害与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上述地点尤其是楼层较低的区域应选择采用防暴玻璃(或者防弹、防爆、防暴玻璃等,以下简称防暴玻璃)等防暴性能较好的透明材料作为建筑的透明隔断。
如今防暴玻璃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防暴玻璃是在夹层玻璃的基础上经过工艺和结构的改进,制造成具有防弹、防爆等特性的玻璃,是由玻璃(或有机玻璃)和优质工程塑料经特殊加工得到的一种复合型材料,通常是透明的。然而目前防暴玻璃在透明隔断中的安装及承载结构仍未有大的突破,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大多采用传统技术,通常是将其镶嵌于型材的U型槽内,周边辅以结构胶或密封胶,防暴玻璃与型材并未形成一体。当防暴玻璃受到爆炸的气浪或暴力等冲击荷载时,不会如钢化玻璃般碎成颗粒,而是在冲击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冲击方向的形变并在内部胶体的作用下仍然保持一个整体,虽然防暴玻璃破碎后仍能保持完整,但已经向一边弯曲变形,且此时防暴玻璃的外形尺寸会小于型材边框的内径。因此防暴玻璃就可能整体从型材边框中脱离,而起不到其应有的防护作用,甚至对另一边的人群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若玻璃整体从高空坠落,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其RET保持值(爆炸冲击后玻璃重量/爆炸冲击前玻璃重量)虽然比普通玻璃大,但始终小于1而无法确保等于1。
另外仅仅将玻璃替换为防暴玻璃,而结构支承体系仍采用型材的话,是难以承受爆炸等冲击荷载的,一旦支承体系遭到破坏则会导致整个隔断结构的坍塌以及更严重的人员伤害。上述关于防暴玻璃隔断的安装方式及结构目前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且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技术方案,因此相关安全隐患始终存在,也成为一直困扰相关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是有增无减,可是能够有效提升防暴透明隔断安全性与牢固性的核心技术仍未解决,各类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针对此类影响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目前尚无比较合理的解决方式,而本发明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暴透明隔断安装结构,本发明所述透明隔断(或称隔断体)可根据需要选用防弹玻璃、防爆玻璃、防暴玻璃或工程塑料等等,不受任何限制。
本发明中的防逃逸边框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具有稳定预应力结构的紧固模块。预应力[prestressing force]一般是指材料制作中或其他物件形成过程中,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使用相应的技术和工艺引入的压应力,预引的压应力构成材料或物件的预应力结构。在材料或物件中引入压应力,形成稳定的预应力结构的技术和工艺一般统称为预应力技术。拥有预应力结构的材料或物件一般称为预应力材料或预应力物件。
众所周知,材料或物件的预应力结构可以改善材料或物件的使用性能。材料或物件的使用性能一般是指其自身刚性的提高,自身抗震动性能的提升,自身弹性强度的增强,从而增加材料或物件的耐久性和在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预应力技术古已有之,乃中国古人籍此改善生活用具性能,加固补偿劳作工具的一种工艺。如木桶套箍(引入预应力)可以耐久防漏等。最近五十多年,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突破,预应力结构在建筑等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应用,而预应力材料也突破了高强度钢材等的制约,逐步向强度高、自重轻、弹性膜量大的聚碳纤维和聚酯纤维类等非金属型转变。
但遗憾的是,预应力材料或物件至今的大部分应用依然还局限于改善材料和物件自身的物理性能领域。作为预应力材料,其物理性能固然有显著加强,但其内置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必有其应有使用的创新领域。
在外力的作用下,材料或物件中引入压应力的过程,一般称为材料或物件内置预应力的产生过程。一般而言,任何弹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都可产生内置预应力,外力的作用过程,就是弹性材料内置预应力产生的过程。对弹性材料内置预应力产生的动态过程用外物实施控制,就形成材料或物件的内置预应力的稳定结构。
本发明使用弹性紧固组件,通过压迫组件产生外力对其引入压应力,并使用被紧固组件来控制压应力引入的动态过程,最后形成压迫组件、紧固组件和被紧固组件一体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从而完成和达到隔断体的紧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0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