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管材的快速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2231.6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清洁;桑海波;刘一搏;姜云禄;冯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管材 快速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钛合金管状材料的快速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钛合金作为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金属,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高等优良特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生物医学等各大领域,并一直是航空航天工业的“脊柱”材料之一。我国钛资源丰富,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装备的不断改进、生产效率的提高,钛及钛合金管材应用的领域将不断扩大,采用高效的钛及钛合金管材制备工艺将成为必然。
目前钛合金管材可分为无缝管和有缝管两种,其中:
(1)无缝管材:无缝管材因其制造工艺不同,又分为热轧(挤压)无缝管材和冷拔(轧)无缝管材两种;
热轧(挤压)无缝管材的工艺流程概述是:圆管坯→加热→穿孔→三辊斜轧、连轧或挤压→脱管→定径(或减径)→冷却→坯管→矫直→水压试验(或探伤)→标记→入库;热轧无缝管一般在自动轧管机组上生产,实心管坯经检查并清除表面缺陷,截成所需长度,在管坯穿孔端端面上定心,然后送往加热炉加热,在穿孔机上穿孔,在穿孔同时不断旋转和前进,在轧辊和顶头的作用下,管坯内部逐渐形成空腔,称毛管,再送至自动轧管机上继续轧制,最后经均整机均整壁厚,经定径机定径,达到规格要求,利用连续式轧管机组生产热轧无缝管材是较先进的方法;
冷拔(轧)无缝管: 圆管坯→加热→穿孔→打头→退火→酸洗→涂油(镀铜)→多道次冷拔(冷轧)→坯管→热处理→矫直→水压试验(探伤)→标记→入库,若欲获得尺寸更小和质量更好的无缝管,必须采用冷轧、冷拔或者两者联合的方法。冷轧通常在二辊式轧机上进行,管材在变断面圆孔槽和不动的锥形顶头所组成的环形孔型中轧制,冷拔通常在0.5~100T的单链式或双链式冷拔机上进行;挤压法即将加热好的管坯放在密闭的挤压圆筒内,穿孔棒与挤压杆一起运动,使挤压件从较小的模孔中挤出;
(2)焊接管材
焊接管材一般将板材通过冷轧卷边后形成对接焊缝,通过内外焊接形成管状坯料,经过后续塑形加工手段形成管材,常用的焊接管材的制备流程:板材→检测→铣边→预弯→J成形→C成形→O成形→预焊→焊引弧板→内焊→外焊→去引弧板→吸渣→整圆→退火→空冷→矫直→修端→水压测试→标记→入库。
从上述可以看出,管材制备流程过于繁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不仅能耗较大,而且无法实现在短时间内生产所需的异形管材,另外,钛是活性金属,高温下极易氧化污染,在钛合金管材的制备过程中,还必须时刻注意对钛合金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钛及钛合金管材制备工艺流程过于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在自行设计的保护装置配合下的钛合金管材的快速制备工艺。
本发明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钛合金管材的快速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基于焊接堆焊技术以及熔焊快速成形的基础之下,使用自行设计的熔焊快速成形保护设备,进行钛及钛合金管材堆焊快速成形制备,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保护设备外罩的制作,采用1mm厚的5系铝合金板材在底板上制作圆柱形保护设备外罩,保护设备外罩上覆以1mm厚5系铝合金圆形盖板形成封闭的空间,通过10mm直径的不锈钢棒材配以相应螺纹夹具制作保护设备外罩支架,根据所制备的钛及钛合金管材的尺寸,调节保护设备外罩的大小和高度,通过保护设备外罩,可以解决及钛合金管材制备时的氧化问题,以适应不同尺寸(直径50-400mm,高度50-300mm)的钛及钛合金管材制备,
步骤二、预通保护气,保护气为氩气,预通气15s,氩气流量为7-12L/min,使保护设备外罩内充满保护气体,
步骤三、进行焊道的焊接,将焊枪放在保护设备外罩内的焊接机器人上,通过焊接机器人将焊枪端部调整至距底板12mm-15mm处,焊接电源为Fronius CMT Advanced焊接电源,调整电源相应焊接参数:采用CMT焊接技术,电流选择90-110A,焊接速度为10mm/s,在底板上堆敷第一道圆形焊道之后熄弧,通过焊接机器人将焊枪抬升1.5mm, 熄弧后30s进行第二焊道的堆敷, 堆敷第二道圆形焊道之后熄弧,并通过焊接机器人将焊枪抬升1.5mm, 熄弧后30s进行第三、四至第N道焊道的堆敷,达到所需管材的尺寸之后,熄灭电弧,并保持保护气体继续送气,待管材冷却至室温后,停止送气,
步骤四、当管坯冷却后取出管坯,利用机械清理的方式,除去表面的熔渣,在保证尺寸的前提下,通过车床,铣床等机加设备除去管材表面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