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70786.7 | 申请日: | 201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M.加尔;M.罗姆;S.波利;G.尼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E+E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684 | 分类号: | G01F1/68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张涛,卢江 |
| 地址: | 奥地利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传感器,其适用于直接测量物质流、优选空气或其它气体。
背景技术
流传感器通常在以下应用中使用,在所述应用情况下每时间单位必须输送限定的空气物质或气体物质。典型的应用例如发生在机动车内燃发动机的进气道中。在此情况下,所使用的流传感器直接被引入到要测量的流中并且由所述流环绕。已知的流传感器在此情况下被构造为热膜传感器并且包括不同的传感器绕组和必要时的加热器结构,它们经由常见的薄层制造技术被施加到薄的玻璃衬底或陶瓷衬底上。
在使用中现在证明这种流传感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所使用的薄衬底引起高机械灵敏性。另一方面,流传感器或衬底由于在制造时经由锯工艺分离而具有边,在运行中可能在所述边处淤积导致误测量的脏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DE 10 2005 016 122 A1中建议一种流量计,其中传感器芯片完全地或部分地用塑料组件包围。塑料组件在此也可以在流量计的特定区域中被构造为入流边。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在机械稳定性和污染方面的上面提及的缺点得以避免,但是对于特定类型的传感器元件来说引起通过要测量的流对实际传感器元件的非理想环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流传感器,其中除了尽可能大的机械稳定性和污染不灵敏性之外另外还确保对传感器元件的尽可能好的环绕。
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流传感器来解决。
本发明流传感器的有利的实施方式由在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所提及的措施得出。
用于直接测量物质流的本发明流传感器包括:
-刚性导电载体部件,
-传感器元件,其经由导电连接与载体部件连接,其中传感器元件包括板状载体衬底,在所述载体衬底上布置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和
-稳定的包封,其部分地形状配合地包围传感器元件和载体部件,其中在传感器元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区域不被所述包封覆盖并且可以由要测量的流畅通无阻地环绕。
有利地,传感器元件沿着流传感器的纵轴延伸,其中垂直于纵轴至少在与传感器元件相邻的一侧处构造包封的一个区域作为要测量的流的入流边。
可以规定,在与传感器元件相邻的两侧分别构造包封的一个区域作为要测量的流的入流边并且这两个区域与流传感器的对称轴镜像对称地构造。
在此情况下,入流边可以具有弯曲的横截面,使得要测量的流在流传感器处不对边进行冲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元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未被包封覆盖的区域分别被构造为矩形的并且该区域的纵轴沿着流传感器的纵轴延伸。
可能的是,在传感器元件的上侧和/或下侧上的未被包封覆盖的区域中布置加热元件。
有利地,包封包围在传感器元件和载体部件之间的导电连接。
优选地,导电连接被构造为具有接合线的接合连接。
可以规定,包封不覆盖载体部件的连接区域,经由所述连接区域,流传感器可以与后置的伺服电子装置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变型方案中,在流传感器的纵向端部处布置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用于将流传感器可松脱地布置在保持元件处。
构造在包封中的卡钩可以用作固定元件。
有利地,包封由经过填充的环氧树脂材料构造。
优选地,传感器元件的载体衬底由具有小导热性的材料组成。
玻璃或ZrO2或LTCC可以用作载体衬底的材料。
被证明对本发明流传感器特别有利的是,所使用的传感器元件在两侧上由要测量的流环绕。通过适当地构造入流边可以优化朝向传感器元件的流引导,使得入流方向或入流角度的影响可以被最小化。
此外,由于所设置的对传感器元件的至少部分包封确保了流传感器的提高的机械稳定性;在安装期间和在使用中传感器元件的薄载体衬底的破裂危险可以明显地被最小化。
同样,通过流传感器的根据本发明的构造避免了这样的边,即要测量的流到达所述边并且在所述边处可能附着脏物淤积。由此引起的误测量因此可以被避免。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优点根据结合图对本发明流传感器的实施例的下面描述来阐述。
在此情况下:
图1示出布置在示意性示出的流中的本发明流传感器的实施例的空间视图;
图2示出本发明流传感器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示出本发明流传感器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E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E+E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