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细胞靶向性穿膜肽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70530.6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王富军;傅云龙;张涛铸;单含文;任伟扬;谢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日升昌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00 | 分类号: | C07K14/00;A61K47/42;A61K45/00;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王裕 |
地址: | 322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细胞 靶向 性穿膜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细胞靶向性穿膜肽、多核苷酸分子、用途以及含其的靶向给药系统。
背景技术
细胞膜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其内部由疏水性的非极性分子构成。细胞膜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一道屏障,许多生物大分子如多肽、蛋白质、DNA是不能自由跨越细胞膜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这一屏障虽然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但也使许多有应用前景的药物被摒弃。
近年来,国外学者在对一些病毒转染特性的研究中相继发现了一类蛋白结构域,如: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AT)、果蝇艇角同源异形域(ANTP)、单纯疱疹病毒I型VP22转录因子,不仅具有细胞穿透能力,而且具有介导异源蛋白、寡聚核苷酸、脂质体等大分子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功能,将其命名为细胞穿膜肽(cell-penetrating peptides,CPPs)细,也被称之为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又称为蛋白转导域或膜转导肽,是一种由30个或者更少氨基酸组成的能够穿透细胞膜的多肽,能够运载包括药物在内的许多物质,共有的性质:1)具有净正电荷性和两亲性;2)穿膜转运效率高;3)可以导入近乎所有的细胞;4)可以携带多种活性物质进入细胞;5)可以通过固相合成或原核表达制备,方法成熟简便。大量研究表明,CPPs具有强大的运载潜能,CPPs携带的物质可以为蛋白质(绿色荧光蛋白、RNA酶、半乳糖苷酶等)、多肽(100个氨基酸残基以下)、DNA、化学小分子药物、寡核苷酸(100bp以下)、反义核酸、肽核酸、纳米颗粒、荧光素、有机分子、腺病毒载体、成像物质、脂质体及铁颗粒等,运载能力可以达到120kDa(如半乳糖苷酶)、40nm(如铁颗粒),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运载极限。CPPs可以通过化学结合或基因融合等方式携带各种生物大分子。CPPs与药物的连接方式有两种:非共价连接和共价连接。但CPPs这种非特异性地穿膜特征虽然体现了CPPs在体内应用上的广泛性,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将导致生物活性药物给药量的加大,药物治疗效率的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的忧虑。因此,对CPPs穿膜转运方式的改进不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大量研究证实,在大多数常见的肿瘤细胞表面都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度表达或者突变。EGFR异常高表达的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膀胱癌、肾癌、神经胶质瘤、鼻咽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Salomon等,Crit Rev Oncol Hematol.1995,19:183)。肿瘤细胞表面EGFR的过度表达以及肿瘤细胞的生长依赖于生长因子的特点使得EGFR成为了目前肿瘤专一性治疗研究的一大热点。EGFR被作为识别肿瘤细胞的专一性导向靶标,大量用于肿瘤专一性治疗药物的开发与研究(Seshacharyulu等,Expert Opin Ther Targets.2012,16:15)。但由于正常人体细胞表面也存在有EGFR,这些EGFR是正常细胞发挥其日常生理功能所必需。因此,虽然EGFR是一个非常适宜的肿瘤专一性治疗靶向物,但在利用其进行肿瘤治疗靶向药物的开发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稳定发挥和提高药物的疗效是广大药物开发研究人员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日升昌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日升昌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