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注水口检查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0234.6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安中亮;赵明花;李军;孔风;于庆斌;邓海;王雷;张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2 | 分类号: | B61C1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注水 检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组车辆的注水口检查门,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高寒低温及多风雪运营环境的车辆注水口检查门。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提速范围的不断扩大,地域限制成为高铁发展的又一瓶颈,伴随着世界首条300公里速度级的高寒动车组的开通运营,车辆外部的检查门是否能够适应高寒低温及多风雪的运营环境显得十分重要,车辆检查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决定车辆的运行性能,如果检查门不能正常使用,那么车辆就不能注水,导致车辆卫生间及电茶炉就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高铁的运行品质及性能。
目前,注水口检查门主要由门板、框架组成,框架是用螺栓固定在车体上,框架两侧的滑道是镂空设计的,在滑道的顶部设置了两个卡簧,作用是防止门板关闭时发生震动。框架的下部设置了两个橡胶止挡,作用是门打开时门板沿轨道下滑时缓解门板冲力。门板两侧四角各设有一个滑轴,滑轴插入镂空式滑道内端部用螺母限位,防止滑轴从滑道上脱落。打开门板时,需要向内侧推门板,门板滑轴顶开卡簧,滑过滑道拐点,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到橡胶止挡上。反之为关门过程。此种结构检查门安装工艺性差,需要在车体上加工安装工艺方口,不但此口加工工艺复杂,而且也为检查门腔体密封性带来影响,经过实际上线运营,此口为主要进雪原因。检查门的结构是开敞式结构,本身不具备防雪功能,门板与车体开口结合处存在缝隙,这就导致车辆在风雪天气下运行时,雪进入车体腔体内并塞满整个腔体,而且无法清除,导致门板无法向内推动,滑轴无法越过滑道拐点,门板无法开启,从而无法进行注水作业。而且由于注水时的溢流水、融化的雪水及冷凝水会在滑道上结冰,会造成门开启时卡滞或者打不开,影响操作者注水作业,车内卫生间不能使用,电茶炉无水,乘客不能喝上热水,严重影响列车正常运行,大大降低高铁的乘坐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高寒低温及多风雪运营环境中能够正常使用,保证车辆顺利运营的注水口检查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注水口检查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式密封框、固定门板、滑动门板,箱式密封框后面是平面,前面是弧面,固定门板与箱式密封框固定连接,固定门板开口处的两个侧翼上分别安装有尼龙滑道,尼龙滑道上有曲线轨迹凹槽,滑动门板侧面安装有滑轴与尼龙滑道上的曲线轨迹凹槽配合,用于滑动门板实现开启、关闭及安装固定。
本发明采用上滑式独立封闭结构,门开启与关闭动作灵活,不受外界条件如风雪、高寒、冰冻制约,保证现有接口其他部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实现高寒地区动车组注水要求,保证车辆正常运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关闭状态图;
图3是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打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发明包括箱式密封框1、固定门板2、滑动门板3,箱式密封框由不锈钢钢板折弯拼焊而成,后面是平面与车体连接,前面是弧面用于安装固定门板,固定门板开口处的两个侧翼上分别安装有尼龙滑道4,每个尼龙滑道上有两个曲线轨迹凹槽6、7,滑动门板由不锈钢钢板拼焊而成,两侧面各安装2个滑轴5,每侧面的两个滑轴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尼龙滑道上的曲线轨迹凹槽配合,滑动门板是通过滑轴在滑道上给定的曲线轨迹凹槽滑动来实现开启、关闭及安装固定。滑道曲线轨迹凹槽具有锁闭拐点功能,在滑门开启与关闭时具有定向限位功能,具体是开启时保证门停止在开启状态不下落,保证注水作业正常进行,关闭时利用滑动门板的自重达到自锁状态,保证车辆运行时不会在气动载荷下门板向内移动,保持锁闭状态。
此注水口检查门自身结构为封闭结构,为保证水及时排出,在此检查门上设置排放溢流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0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