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桦脂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65683.1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余伯阳;杜晨晖;张剑;许少华;朱羽尧;钱利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3/20 | 分类号: | C12P33/20;A61K31/702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桦 28 葡萄 糖苷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药物领域,具体涉及白桦脂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其抗炎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炎症是人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过程,与大多数疾病相关。抗炎药物是临床上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抗炎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是这些药物作用是多靶点,多途径的,使用的剂量和疗程也各有不同而且各种机制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网络关系,长期使用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随着对中药的不断地开发和认识以及多年的临床和实验证实,很多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毒副作用小而且资源丰富,因此中药单体的开发和结构改造以及对其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新药开发的热点。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研究显示在抗炎方面具有显著的活性。如白桦脂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水溶性差,影响了其药效的发挥。为了增加水溶性,同时保持其活性,对它进行了结构修饰,化学合成了大量的衍生物,其中不乏有活性好的化合物发现。但有关白桦脂酸的微生物糖基化修饰少见于报道。
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特异酶对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特定生化反应。微生物转化具有高度的立体结构选择性,能专一地催化特定的反应、无需繁琐的保护与脱保护操作,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是天然活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一种有效方法。若在含有羧基的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类苷元中引入糖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物利用度差的问题,同时保持其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式I的化合物:
命名为白桦脂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本发明同时也包括结构式I的化合物的溶剂化物。
表1白桦脂酸与白桦脂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C-NMR数据如下:
药理试验证明,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炎活性。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优选用生物转化方法以白桦脂酸为底物进行转化制备,方法如下:
为了寻找适宜转化白桦脂酸成白桦脂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菌种,本发明共筛选了多个菌种,结果发现,保藏号为NRRL1086菌种对白桦脂酸具有较强的转化能力(见表2)。
筛选所用液体培养基(PDA):200克新鲜去皮马铃薯加沸水500mL煮15min后过滤,滤液加葡萄糖20g、KH2PO43.0g、MgSO40.75g、Vb110.0mg,加蒸馏水定容至1.0L,加NaOH或HCl调pH值至6.0,150mL三角烧瓶每瓶分装30mL液体培养基,121℃、0.15MPa灭菌20min。
筛选菌种时,保存菌种所用斜面培养基是在上述液体培养基加入1.5%的琼脂,15mL具塞试管每管5mL,121℃、0.15MPa灭菌20min冷却后制成。
菌种的保存与活化:菌种活化采用两步活化法,参见:Nair,M.S.R.,and Basile,D.V.Bioconversion ofartenium B to artmisinn.天然产物杂志(Jounal ofNatural Products)1993,56(9):1559。先将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28℃180r/min旋转培养24-48h后,转接于另一液体培养基,接种量1-5%(V/V),同条件培养24h后加样。
样品的制备及加样:白桦脂酸溶于乙醇,配成10mg/mL溶液备用;每瓶经两步活化的菌液(30mL)加0.5mL样品溶液,使每瓶菌液含白桦脂酸5mg。同条件培养120h后,中止反应,过滤菌体,发酵液用等量的乙酸乙酯萃取3~5次,合并萃取液、回收乙酸乙酯;得到萃取浸膏,菌体用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得到提取浸膏,将两种浸膏合并,加少许乙酸乙酯溶解后备薄层鉴定用。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设阳性对照(底物+培养基)、阴性对照(培养基+菌)、溶剂对照(培养基+菌+乙醇),培养和萃取条件同上。
转化产物的薄层鉴定:
薄层条件:
薄层板:0.7%的CMC-Na制成的硅胶G板。
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4∶4∶0.5)。
显色剂:10%硫酸乙醇
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5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