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2282.0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2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房政;施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43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厂房 对接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焊接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大型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超大型厂房柱安装接口采用对接的方法,由于厂房柱设计为中厚板实腹板格构式,对接截面尺寸大,钢柱在安装对接焊接时,因焊接工艺、焊接顺序不当、焊接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焊缝受热不均、焊接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焊接缺陷,造成焊缝返工,影响了结构安装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焊接工艺得当、焊接顺序合理、操作方便、质量可靠、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设置引弧板、焊前预热:
焊接前,在钢柱翼缘板两侧设置引弧板,对被焊接头进行除锈、清污,再对母材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150℃;
B、钢柱部件焊接:
先将焊翼缘板的中心部位焊接固定在焊腹板两端形成“工”字形部件,再将主腹板焊接固定在各部件焊腹板的中间,采用以主腹板为中心对称施焊;
C、焊缝焊接流程:
八名焊工同时焊接翼缘板与焊腹板连接的一号焊缝;一号焊缝焊接完后,四名焊工同时焊接翼缘板外侧的二号焊缝,另四名焊工同时焊接腹板与主腹板连接的三号焊缝;翼缘板外侧焊接完的四名焊工接着完成二号焊缝的清根,另四名焊工完成主腹板中间部位的四号焊缝;在焊接主腹板中间部位上侧的两名焊工完工后,接着再完成的五号焊缝,焊接主腹板中间部位下侧的两名焊工完工后,紧接着再完成六号焊缝;主腹板的两边焊接完后,再完成所有焊缝的清根;整个柱子横向对接焊缝全部完成;对接焊缝焊接完毕后,再各自完成钢柱接头的纵向焊缝,从而完成整个钢柱的对接焊接工作;
D、焊后保温:
焊接完毕之后立即对焊缝进行保温,使其进行缓慢冷却,焊接12~36小时后,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所述步骤C中焊接焊缝对接间隙时采用厚度为3-6mm的钢板,优选采用厚度为4mm的钢板。所述步骤D中焊接24小时后,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焊缝受热均匀、焊接应力小,有效避免了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焊接缺陷,缩短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安装时间;(2)使用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3)可操作性强,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焊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翼缘板1、引弧板2、腹板3、主腹板4、一号焊缝5、二号焊缝6、三号焊缝7、四号焊缝8、六号焊缝9、五号焊缝10、焊缝间隙板11、定位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方法中,翼缘板1、引弧板2、腹板3、主腹板4、一号焊缝5、二号焊缝6、三号焊缝7、四号焊缝8、六号焊缝9、五号焊缝10、焊缝间隙板11、定位板12。
本炼钢厂房柱对接焊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设置引弧板、焊前预热:
焊接前,钢柱对接口对称设置焊缝间隙板11,间隙板6采用30*4mm的扁钢,均匀对称布设,翼缘板1的宽度为0.8m,主腹板4长度为3.3m,腹板3和翼缘板1厚度为60mm,在钢柱翼缘板1两侧设置引弧板2,对被焊接头进行除锈、清污,再对母材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00-150℃;
B、钢柱部件焊接:
先将焊翼缘板1的中心部位焊接固定在焊腹板3两端形成“工”字形部件,再将主腹板4焊接固定在各部件焊腹板3的中间,采用以主腹板4为中心对称施焊;
C、焊缝焊接流程:
为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采用小电流打底、分段退焊、多层多道焊的工艺步骤;
八名焊工分四组同时对称焊接钢柱主腹板4两端“工”字型翼缘板1与腹板3连接的一号焊缝5内侧;一号焊缝5内侧焊接至2/3时,每组中的1名焊工完成余下内侧整条焊缝的焊接,另1名焊工开始对一号焊缝5外侧清根、焊接直至完成;
四名焊工同时焊接钢柱“工”字型腹板3对接的二号焊缝6内侧;待二号焊缝6内侧焊接至2/3时,每组中的1名焊工完成余下内侧整条焊缝的焊接,另1名焊工开始对二号焊缝6外侧清根、焊接直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软管
- 下一篇:一种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