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酸管反应器制备双酶复合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2227.1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反应器 制备 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复合肥领域,是一种采用酸管反应器制备双酶复合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肥由于各营养元素的复合改性作用,其肥效更好。复合肥一般生产方法有挤压造粒法、圆盘造粒法、滚筒造粒法、氨酸氨化法和高塔造粒等,然后用包膜、抑制剂、增效剂等方式通过降低肥料转化速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挤压造粒只能做纯氮肥;圆盘造粒产品水分含量高;高塔造粒颗粒小,不利于肥料的缓控释。本发明采用酸管反应器,克服了传统复合肥生产成本高、能耗高的缺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我国控释肥发展经历了硫包衣、聚烯烃、水溶液三个阶段。硫包衣型释放期太短,易造成土壤酸化;聚烯烃膜材不能降解,污染土壤;水乳液生产工艺复杂,膜材消耗大,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硬伤。
以上各种生产复合肥的方法,都存在有生产成本高、能耗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用酸管反应器制备双酶复合肥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复合肥生产成本高、能耗高的缺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原材料组成包括磷酸一铵、尿素、硫酸钾、硫酸、液氨、碳酸氢氨、双酶等,双酶的质量分数为0.1-5%;材料配比为:磷酸一铵165kg,尿素90kg,硫酸钾378kg,硫酸272kg,液氨25kg,碳酸氢铵50kg,双酶5kg;
所述酸管反应器制备双酶复合肥,将磷酸一铵、尿素、碳氨等固体原料按制定的配比经电子皮带称称量后送入粉碎机粉碎,然后转入到造粒筒内;
所述的双酶为液态原料,包括金属蛋白酶和非所金属蛋白酶,两者比例为50-80:50-20;
所述的硫酸经酸管反应器稀释后喷洒到造粒机内的固体物料上;
所述液氨经埋床式喷管喷出,与造粒机内固体物料中的硫酸反应;
所述双酶溶液经外挂式喷嘴喷到造粒机内的固体物料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特点,它节减了硫酸稀释罐、硫酸泵、搪瓷反应釜等设备,大大节省了设备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例1:采用酸管反应器制备经济作物专用的双酶复合肥。
原材料包括:磷酸一铵165kg,尿素90kg,硫酸钾378kg,硫酸272kg,液氨25kg,碳酸氢铵50kg,双酶5kg;
将上述原材料经各自的自动称量计量按比例输入到粉碎机中粉碎,粉碎后的固体粉末输送到造粒机。硫酸喷洒到造粒机中的固体粉末物料上,液氨由液氨储罐输出经埋床式喷管喷在造粒机内的固体粉末物料中,与硫酸发生放热反应生成硫酸铵,并释放出造粒所需要的热能。双酶溶液由双酶储罐喷洒到造粒机中的固体粉末物料上。物料在造粒机中完成造粒后,经烘干机烘干、冷却机冷却,到转鼓筛筛分得到大颗粒返回到粉碎机再次粉碎,小颗粒返回到造粒机参与再次造粒,合格的颗粒则输送到成品罐中准备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2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