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4315.7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角度 照明 胃镜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属于胃镜探头部分的照明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
现阶段,更多的是利用一条直径约一公分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中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藉由光源器所发出之强光,经由导光纤维可使光转弯,让医师从另一端清楚地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健康状况。
这种方法为了使胃、十二指肠等部位被清晰成像,采用强光照明方式。这种方式会照亮整个内脏,使得病变所带来的凸凹结构不容易不发现,即使发现也不容易通过图片判断病变深度,因此也就给判断病变程度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不仅可以根据需要以确定的入射角对病变位置进行照明,而且可以实现多角度照明,更有利于发现病变位置及病变程度,同时不影响同轴成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从端部开始,依次设置第一透镜、点光源阵列、第二透镜和图像传感器;所述的点光源阵列置于第一透镜的后焦平面,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点光源,相邻两个点光源中间的框架部分设置有透光窗;所述的图像传感器置于第二透镜的后焦点位置;置于第一透镜焦点处的目标经过第一透镜变成平行光,穿过点光源阵列上的透光窗,再经过第二透镜会聚,由图像传感器成像。
上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所述的点光源为利用MEMS技术加工的超微型LED。
上述的一种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所述的透光窗为通孔或透明材料制成的实体。
由于本发明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由于点光源阵列置于第一透镜的后焦平面,因此实现平行光岀射,形成某确定角度的照明,由于点光源成阵列形式排布,因此可以实现多角度的照明,避免现有照明方式所有角度同时照明而掩盖一些重要的病变信息的问题;由于点光源阵列设置有透光窗,因此可以实现病变部位同轴成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
图2是点光源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透镜、2点光源阵列、21框架、22点光源、23透光窗、3第二透镜、4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胃镜成像系统从端部开始,依次设置第一透镜1、点光源阵列2、第二透镜3和图像传感器4;
所述的点光源阵列2置于第一透镜1的后焦平面,包括框架21和设置在框架21上的点光源22,相邻两个点光源22中间的框架21部分设置有透光窗23,点光源阵列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种设计可以使得点光源阵列2上的任何一个点光源22发射的光斑,都以平行光的形式从第一透镜1射出,实现对病变位置的某角度平行照明;
所述的图像传感器置于第二透镜3的后焦点位置;置于第一透镜1焦点处的目标经过第一透镜1变成平行光,穿过点光源阵列2上的透光窗23,再经过第二透镜3会聚,由图像传感器4成像。
图1中的双箭头表示从点光源阵列2岀射的照明光线,单箭头表示从目标反射的成像光线。
上述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所述的点光源22为利用MEMS技术加工的超微型LED,采用超微型LED,更适合照明设备小型化,使得不需要增加胃镜探头的直径,就可以装载点光源阵列2。
上述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所述的透光窗23为通孔,这样可以增加透光效果。
具体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具有多角度照明的胃镜成像系统,与具体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的透光窗23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实体,这样可以增加点光源阵列2的强度。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前两个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的透光窗23和框架21为同一透明材料制成的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