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3566.3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培文;王春;刘刚;张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面层 沥青 混合 离析 程度 评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对于沥青路面的力学指标、使用性能及耐久性影响显著,当离析程度较重时,会大大降低沥青路面的整体性能。
目前国内外对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评价方面,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目测法、构造深度法、原位密度法、级配分析法、渗水试验法、红外热像仪法、图像分析法等。近几年新兴的评价方法有:(1)动态宏观构造测量法,是在路面评估车上左端和中间各安装一个高速激光纹理仪对路面进行检测,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测试系统ICC。计算得到的构造值ICCTEX,与现场检测值比较可得出离析水平评价结果。(2)1996年,Read运用红外热成像法发现了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差异与离析密切相关,革命性地改变了业界对离析的观点。(3)数字图像处理法,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直接针对混合料中集料的分布状态进行研究,定量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一种分析方法。清华大学彭勇博士、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徐科博士等学者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宏观构造测量法的特点是快捷准确,但只能得到表面的离析物理特性,无法测量路表以下混合料的离析情况;而红外热成像法虽快捷准确,操作简便,但也存在类似问题;数字图像处理法则对级配离析的分析有很好的计算精度,但计算的依据是芯样截面图像。而获得芯样截面图像的操作过程很容易损坏原来芯样的颗粒分布状态,且这种分析是建立在破坏性取样基础之上的,所以其应用目前受到一定的限制。
截止目前,仍缺乏有关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统一评价标准与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检测灵敏度高,评价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价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完成后出现的离析状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制备粗型沥青混合料、中型沥青混合料和细型沥青混合料:
步骤101、根据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分别确定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下限、设计级配中值和设计级配上限;
步骤102、根据步骤101中所述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下限制备粗型沥青混合料;根据所述道路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中值制备中型沥青混合料;根据所述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级配上限制备细型沥青混合料;
步骤二、建立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时间与空隙率的相关关系曲线:
步骤201、将步骤102中所述粗型沥青混合料制成粗型车辙试件;将所述中型沥青混合料制成中型车辙试件;将所述细型沥青混合料制成细型车辙试件;
步骤202、对步骤201中所述粗型车辙试件进行渗透性测试,得到粗型车辙试件的渗透时间T粗;对所述中型车辙试件进行渗透性测试,得到中型车辙试件的渗透时间T中;对所述细型车辙试件进行渗透性测试,得到细型车辙试件的渗透时间T细;所述T粗、T中和T细的单位均为s;
步骤203、对步骤201中所述粗型车辙试件进行空隙率测试,得到粗型车辙试件的空隙率V粗;对所述中型车辙试件进行空隙率测试,得到中型车辙试件的空隙率V中;对所述细型车辙试件进行空隙率测试,得到细型车辙试件的空隙率V细;所述V粗、V中和V细的单位均为%;
步骤204、将粗型车辙试件的渗透时间T粗与空隙率V粗,中型车辙试件的渗透时间T中与空隙率V中,以及细型车辙试件的渗透时间T细与空隙率V细,同时导入数据分析软件中作图,建立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时间T与空隙率V的相关关系曲线;所述T的单位为s,所述V的单位为%;
步骤三、根据步骤204中所述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渗透时间T与空隙率V的相关关系曲线,评价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