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固化式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3399.2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龙云泽;刘术亮;黄渊源;刘灵芝;孙彬;张红娣;张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11/06 | 分类号: | D01F11/06;D01D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剂 固化 静电 纺丝 制备 纳米 纤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溶剂固化式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在不需要紫外光照射情况下,利用空气中自然存在的少量水分子引发溶剂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实现微纳米纤维的制备。
背景技术: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材料是近十几年来世界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重要的学术与技术活动之一,静电纺丝以其制造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可纺物质种类繁多和工艺可控等优点,已成为制备微纳米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其制备的微纳米纤维在民用、军事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现有的静电纺丝技术一般分为溶液静电纺丝和熔融静电纺丝两种,其电纺纤维的固化机理分别对应于前者的溶剂挥发纤维凝固和后者的纤维温度降低凝固。对溶液静电纺丝而言,纺丝液的配制一般是以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例如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氯仿、丙酮等或水将有机聚合物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溶解得到一定粘度的溶液,电纺过程中将该有粘度的溶液在高压静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射流,射流在空气中经过劈裂、拉伸、溶剂挥发等过程形成有机聚合物组成的固态微纳米纤维,最终沉积在收集极上;但是在溶液电纺过程中溶剂回收问题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有将近80-90%的有机溶剂全部挥发到了空气中,纺丝原料利用率一般只有10-20%,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极大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中国专利200710055301.4中公开了无溶剂电纺丝法制备微纳米纤维,其将静电纺丝技术与紫外光固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原料高效利用且无溶剂挥发,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由于纺丝溶液(包含三种组分聚丙烯酸树脂的低聚物、活性稀释剂和光引发剂)需要在遮光条件下搅拌处理1-20天以使溶液组分发生预聚合导致制备周期太长;二是在电纺丝过程中需要较强的紫外光进行照射使光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并引发预聚体聚合,使得制作过程和制备装置较为复杂。α-氰基丙烯酸酯根据其碳链上碳原子的个数不同可以分为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等,是制备市售502、504、508等瞬间胶黏剂的主要成分(含量90%以上),α-氰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在空气水分子的催化作用下能够引发单体快速的发生阴离子聚合反应,形成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聚α-氰基丙烯酸酯,从而达到对物体的高强度粘合性。因此利用α-氰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特性,寻求设计一种溶剂固化式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技术工艺,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提供一种溶剂固化式静电纺丝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以实现微纳米纤维的简单、快速制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配制纺丝溶液、安装静电纺丝装置和制备微纳米纤维三个步骤:
(1)配制纺丝溶液:先配制重量百分比为15-2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液,用电子天平称量15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85克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放入有磁子的锥形瓶中混合,然后用保鲜膜将锥形瓶的瓶口密封,再将密封好的锥形瓶放入水浴加热装置中控温55-60℃进行加热搅拌30-120分钟,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完全溶解到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中配制成纺丝溶液,所用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包括α-氰基丙烯酸甲酯、α-氰基丙烯酸乙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和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
(2)安装静电纺丝装置:所选用的静电纺丝装置包括高压电源、高压电源正极、高压电源负极、注射器、助推器、不锈钢针头、电纺丝纤维和金属收集极;将不锈钢针头的针尖去掉并用砂纸进行打磨,然后与注射器的端头套接,再将第(1)步中配制的纺丝溶液放入注射器中再将注射器放到助推器上,然后再将高压电源的高压电源正极与不锈钢针头电连接,高压电源负极与金属收集极电连接,调节注射器上的不锈钢针头与金属收集极的距离为15-20厘米,完成静电纺丝装置的安装,所选用的不锈钢针头的内径为0.5-3毫米,注射器的容积为10毫升的;
(3)制备微纳米纤维:先打开高压电源的开关,调节电压为10-15千伏,再打开放有注射器的助推器,设置流量为10-30微升/分钟,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产生电纺丝纤维并沉积在金属收集极上,进行纺丝10-30秒后关闭电源,取下金属收集极,在其表面上形成所制备的微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3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钻机司钻房司钻操作座椅
- 下一篇:一种膜分离制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