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2077.6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frp 包裹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
背景技术
FRP即纤维增强塑脂,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复合材料。根据材料成分的不同,FRP可以分为碳纤维增强树脂CFRP、玻璃纤维增强树脂GFRP,以及芳纶纤维增强树脂AFRP,目前CFRP、GFRP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较为普遍。FRP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易加工但延性较差的特点。FRP在结构中常用的形式有FRP布、FRP板、FRP型材、FRP筋等。
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明显低于三轴抗压强度,且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后存在刚度退化、钢筋易锈蚀等问题。将FRP布包裹于混凝土柱外侧,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的三轴抗压强度,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在结构工程领域尤其是在结构加固时被广泛采用。但是现有的FRP包裹混凝土柱,仅是将FRP布均匀地包裹在混凝土柱外侧用于约束柱子的横向膨胀,同时增加FRP包裹层的厚度和层数。当FRP包裹层破裂时,混凝土柱会随即压溃,因此其延性和耗能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脆性破坏,给结构安全带来隐患,所以其应用范围又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该混凝土柱外表面所包覆的FRP包裹体的受力区域采用复合受力结构,即主受力层、填充介质层以及次受力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的延性和耗能性能不足的缺点。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体附着包覆于所述混凝土柱表面,所述FRP包裹体由内层包裹层和外层包裹层构成,在二者之间间隔设置有填充介质层,将所述填充介质层所在区域设定为受力区域,其它区域为连接区域,其中在所述受力区域内的外层包裹层为次受力层,所述受力区域内的内层包裹层为主受力层。
所述次受力层的宽度宽于所述主受力层的宽度以构成所述填充介质层的填充设置空间。
位于所述连接区域的内层包裹层和外层包裹层粘结或缝制在一起,以构成呈一体结构的所述连接区域。
所述内层包裹层由CFRP布或板构成,所述外层包裹层由GFRP布或板构成。
所述填充介质层由横截面呈月牙形的柔性材料构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不仅抗压强度高,其延性及耗能性能也将得到改善;同时该FRP包裹体可有效防止混凝土柱发生脆性破坏,并起到缓冲示警的作用,即随着混凝土柱的膨胀,某个受力区域的主受力层应力达到极限强度从而发生断裂,下一个受力区域的主受力层开始工作,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受力区域的主受力层断裂后,所有受力区域的次受力层开始进入工作,并继续对混凝土柱提供横向约束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图中标记1-6分别为:混凝土柱1、次受力层2、填充介质层3、主受力层4、连接区域5、受力区域6;
L1为主受力层4的宽度;L2为次受力层2的宽度。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FRP包裹体的混凝土柱,该FRP包裹体附着包覆于混凝土柱1的外侧,混凝土柱1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方柱体,该FRP包裹体由内层包裹层和外层包裹层构成,在二者之间沿环向间隔设置有填充介质层3,将填充介质层3所在的区域设定为受力区域6,其他区域则为连接区域5,相邻的两个受力区域6之间由连接区域5相连;受力区域6的外层包裹层为次受力层2,受力区域6的内层包裹层为主受力层4,填充介质层3位于主受力层4和次受力层2之间,其中次受力层2的宽度L2稍宽于主受力层4的宽度L1,以构成填充介质层3的填充空间,L2相对于L1宽出的比例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需要通过计算分析或实验决定,常用2%~10%,为确保每个受力区域6中填充介质层3的位置固定,在受力区域6的竖向两侧边缝线固定。
位于所述连接区域的内层包裹层和外层包裹层粘结或缝制在一起,以构成呈一体结构的所述连接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2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袋装置
- 下一篇:低温冷冻手术治疗系统穿刺用持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