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砂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332.8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琦佳玩具有限公司;宁海县新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4 | 分类号: | C04B26/04;C04B1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混合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沙,广泛分布于沙漠、海滩和河床等,除建筑领域外,一直不为他用。沙由于没有粘性很难成型,因而利用沙为原料制作具有不同风格的成形工艺品,还没有好的工艺方法,所能见到的利用沙制作工艺品的仅有在塑料、石膏等成形物质上喷沙的方法,但是,所制出的工艺品缺乏质感、沙易脱落,表面光洁度差、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粘性、不粘手、不变干、又可以造型的混合砂料,同时还提供这种混合砂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混合砂料,包含有固体颗粒、粘合剂,粘合剂包覆在固体颗粒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粘合剂至少由聚乙烯蜡和聚异丁烯混合而成。
较佳地,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固体颗粒300~3000份、聚乙烯蜡10~25份、聚异丁烯30~70份。
更佳地,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固体颗粒550~1650份、聚乙烯蜡15~20份、聚异丁烯40~60份。
较佳地,所述固体颗粒为海砂。
较佳地,所述固体颗粒也可以为石英砂。
较佳地,所述固体颗粒还可以为木屑。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混合砂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骤:
A、分别将聚乙烯蜡原料和聚异丁烯原料加热熔解;
B、将熔解后的聚乙烯蜡原料和聚异丁烯原料混合形成粘合剂;
C、在粘合剂中加入固体颗粒;
D、在冷却的过程中,对粘合剂和固体颗粒进行揉合成型或机械加工成型,得到混合砂料。
较佳地,所述步骤A和步骤B同时进行。
较佳地,所述步骤C中在粘合剂中加入固体颗粒之前,先把固体颗粒加热到与粘合剂相同的熔点温度。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混合砂料包含有固体颗粒、粘合剂,粘合剂包覆在固体颗粒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粘合剂至少由聚乙烯蜡和聚异丁烯混合而成,本发明在固体颗粒表面的包覆层是由两种不同状态粘合剂组成,较硬的聚乙烯蜡使混合砂料外形稳定,较软的聚异丁烯使混合砂料具有可塑性,这种合成材料状态类似湿的沙子,但是粘性更好而又不粘手,不会变干,用途广泛,可用作儿童玩具、儿童乐园游戏材料、艺术教学材料等,可用于造型、雕刻、制造微缩景观与建筑等沙雕造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混合砂料,包含有微小固体颗粒、粘合剂,粘合剂包覆在微小固体颗粒表面上形成包覆层,粘合剂至少由聚乙烯蜡和聚异丁烯混合而成,各组分以重量份计为:微小固体颗粒300~3000份、聚乙烯蜡10~25份、聚异丁烯30~70份。固体颗粒为海砂,也可以为石英砂,还可以为锯末、木屑。微小固体颗粒的粒度在50~200目之间。
本发明还公开上述混合砂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分别将聚乙烯蜡原料和聚异丁烯原料加热熔解,熔点范围为60~120℃;
二、将熔解后的聚乙烯蜡原料和聚异丁烯原料混合形成粘合剂,并加热到熔点温度;
三、先把固体颗粒加热到与粘合剂相同的熔点温度,然后在粘合剂中加入加热后的固体颗粒;
四、在冷却的过程中,对粘合剂和固体颗粒进行揉合成型或机械加工成型,得到混合砂料。当固体颗粒被揉合到粘合剂达到软固相时,同时大部分的固体颗粒被粘合剂所覆盖,并有分离倾向时,例如,在粘合剂和固体颗粒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就可以达到所要的效果,即砂状材料达到所要的特性。当达到了这临界点,并且回到了室温时,就可以获得包含软固相粘合剂的砂状混合砂料,粘合剂处于固态形态,但性质柔软,可以用手进行操作。更好的是,材料是有粘性的,而不是像传统的艺术工艺中砂料松散的形态。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A和步骤B可以同时进行。
制得的混合砂料在室温(大约20℃)、储藏温度(大约10℃)和手工操作温度(大约35℃)时保持柔软状态。因此,混合砂料对温度的反应不敏感,可以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工作特性。无论制备过程中的工作强度有多大,工作时间有多长,都能够保持混合砂料有合适的柔软度。混合砂料的粘合剂的含量越高,硬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琦佳玩具有限公司;宁海县新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琦佳玩具有限公司;宁海县新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