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及刺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008.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寿珍;孙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寿珍;孙跃宁 |
主分类号: | D05C17/00 | 分类号: | D05C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刺绣 飘逸 针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针法和刺绣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及刺绣方法。
背景技术
刺绣是一种用绣针引绣线,在绣布上按设计图案运针绣制,最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工艺技术。在刺绣领域中,所谓刺绣方法是指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一种或多种针法在绣布上刺绣出花纹图案的方法,其中针法是指刺绣中的运针方法,也是刺绣中针脚的组织形式。而针脚是指两个针眼之间绣出的一根绣线线条。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之一,苏绣的刺绣工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传统苏绣中,刺绣针法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最具典型的有平针针法和乱针针法。近年来,随着刺绣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刺绣针法,比如滴滴针法(见中国专利CN101824714A);T形针法(见中国专利CN102182023A)等。无论何种针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长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处和局限,关键要看其适合于表现何种对象以及如何运用。比如,以往在刺绣中为了表现女性头发和服饰柔美、飘洒的动感效果,通常使用乱针针法中的交叉针来刺绣,如图1-图3所示。由于交叉针由两个针脚交叉形成,笔触简单、工整,针脚两端相互断开,因此存在以下不足:1. 从表现力来看,由于交叉针规律性较强,使得其表现的对象死板,不够灵活,缺少动感、流畅、朦胧和洒脱的感觉;2. 从画面的光泽来看,虽然交叉针能够将画面反射出的光线向不同方向发散,不会发生集中反光的现象,但由于交叉针的规律性较强,缺少变化的要素,因此容易产生均匀和平淡的光泽效果,特别是用来表现女性头发和服饰的柔美和飘洒等动感画面时,缺少动感、流畅、朦胧和洒脱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刺绣中如何从针法上去解决问题是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及刺绣方法,其目的是要解决在表现动感画面时,因交叉针反光效果均匀和平淡,导致表现力死板,不够灵活,缺少动感、流畅、朦胧和洒脱感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针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该针法由上平针、下平针、中间针、撇针和捺针这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以该针法绣迹的基本姿态为参考,撇针为从右上到左下的针脚,捺针为从左上到右下的针脚,撇针与捺针交叉组合构成一个交叉针脚;上平针、下平针和中间针均为水平横向的针脚,上平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顶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和捺针的顶部同时相交,下平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底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和捺针的底部同时相交,中间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间针的左端位于撇针和捺针的交叉点或交叉点附近的位置上,中间针的右端悬空,上平针和下平针的针脚方向表示飘逸针法的方向,即刺绣画面的丝序走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绣方法,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飘逸针法在绣料正面刺绣出花纹图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飘逸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上平针、下平针、中间针、撇针和捺针这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以该针法绣迹的基本姿态为参考,撇针为从右上到左下的针脚,捺针为从左上到右下的针脚,撇针与捺针交叉组合构成一个交叉针脚;上平针、下平针和中间针均为水平横向的针脚,上平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顶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和捺针的顶部同时相交,下平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底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和捺针的底部同时相交,中间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间针的左端位于撇针和捺针的交叉点或交叉点附近的位置上,中间针的右端悬空,上平针和下平针的针脚方向表示飘逸针法的方向,即刺绣画面的丝序走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刺绣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表现流动和飘洒动感画面的刺绣方法,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飘逸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流动和飘洒的动感画面底稿刺绣出具有动感纹理效果的图案,其中所述飘逸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上平针、下平针、中间针、撇针和捺针这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以该针法绣迹的基本姿态为参考,撇针为从右上到左下的针脚,捺针为从左上到右下的针脚,撇针与捺针交叉组合构成一个交叉针脚;上平针、下平针和中间针均为水平横向的针脚,上平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顶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和捺针的顶部同时相交,下平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底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和捺针的底部同时相交,中间针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间针的左端位于撇针和捺针的交叉点或交叉点附近的位置上,中间针的右端悬空,上平针和下平针的针脚方向表示飘逸针法的方向,即刺绣画面的丝序走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寿珍;孙跃宁,未经朱寿珍;孙跃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烟换气管道排气孔制作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