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及刺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7008.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寿珍;孙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寿珍;孙跃宁 |
主分类号: | D05C17/00 | 分类号: | D05C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刺绣 飘逸 针法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刺绣的飘逸针法,其特征在于:该针法由上平针(1)、下平针(2)、中间针(3)、撇针(4)和捺针(5)这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以该针法绣迹的基本姿态为参考,撇针(4)为从右上到左下的针脚,捺针(5)为从左上到右下的针脚,撇针(4)与捺针(5)交叉组合构成一个交叉针脚;上平针(1)、下平针(2)和中间针(3)均为水平横向的针脚,上平针(1)位于所述交叉针脚顶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4)和捺针(5)的顶部同时相交,下平针(2)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底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4)和捺针(5)的底部同时相交,中间针(3)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间针(3)的左端位于撇针(4)和捺针(5)的交叉点或交叉点附近的位置上,中间针(3)的右端悬空,上平针(1)和下平针(2)的针脚方向表示飘逸针法的方向,即刺绣画面的丝序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逸针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针的针脚长度为上平针或下平针的针脚长度的0.4至1.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飘逸针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针脚所使用的绣线粗细不超过一根丝线的四分之一。
4.一种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飘逸针法在绣料正面刺绣出花纹图案的全部或局部,其中所述飘逸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上平针(1)、下平针(2)、中间针(3)、撇针(4)和捺针(5)这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以该针法绣迹的基本姿态为参考,撇针(4)为从右上到左下的针脚,捺针(5)为从左上到右下的针脚,撇针(4)与捺针(5)交叉组合构成一个交叉针脚;上平针(1)、下平针(2)和中间针(3)均为水平横向的针脚,上平针(1)位于所述交叉针脚顶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4)和捺针(5)的顶部同时相交,下平针(2)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底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4)和捺针(5)的底部同时相交,中间针(3)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间针(3)的左端位于撇针(4)和捺针(5)的交叉点或交叉点附近的位置上,中间针(3)的右端悬空,上平针(1)和下平针(2)的针脚方向表示飘逸针法的方向,即刺绣画面的丝序走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针的针脚长度为上平针或下平针的针脚长度的0.4至1.2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针脚所使用的绣线粗细不超过一根丝线的四分之一。
7.一种用于表现流动和飘洒动感画面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绣针和绣线,采用飘逸针法在绣料正面按流动和飘洒的动感画面底稿刺绣出具有动感纹理效果的图案,其中所述飘逸针法具体是:该针法由上平针(1)、下平针(2)、中间针(3)、撇针(4)和捺针(5)这五个针脚组成,其中,以该针法绣迹的基本姿态为参考,撇针(4)为从右上到左下的针脚,捺针(5)为从左上到右下的针脚,撇针(4)与捺针(5)交叉组合构成一个交叉针脚;上平针(1)、下平针(2)和中间针(3)均为水平横向的针脚,上平针(1)位于所述交叉针脚顶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4)和捺针(5)的顶部同时相交,下平针(2)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底部的交叉口处,并与撇针(4)和捺针(5)的底部同时相交,中间针(3)位于所述交叉针脚右部的交叉口中,中间针(3)的左端位于撇针(4)和捺针(5)的交叉点或交叉点附近的位置上,中间针(3)的右端悬空,上平针(1)和下平针(2)的针脚方向表示飘逸针法的方向,即刺绣画面的丝序走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针的针脚长度为上平针或下平针的针脚长度的0.4至1.2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刺绣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针脚所使用的绣线粗细不超过一根丝线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寿珍;孙跃宁,未经朱寿珍;孙跃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0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烟换气管道排气孔制作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