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5512.2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辉;孟祥瑞;冯英华;赵光明;高召宁;王向前;孟龙;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巷道 围岩 变形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的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巷道围岩内采用钻孔缷压,通过卸压区域压力监测确定是否到达卸压效果。如果钻孔缷压未达到预期效果,则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在巷道围岩内形成卸压槽,并在缷压槽内充填围岩变形缓冲材料,同时在缷压槽内埋设压力传感器和布设围岩变形监测断面以监测缷压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巷道围岩内打卸压钻孔和在预定卸压区域内安装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钻孔卸压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巷道围岩缷压钻孔采用预裂爆破,钻孔之间采用间隔装药,利用未装药的钻孔作为爆破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缷压槽内充填围岩变形缓冲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缷压槽内采用水泥砂浆埋设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可以采用液压型、光电型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巷道未安装支护结构之前进行施工卸压槽,在安装支护结构的过程中进行卸压槽充填和安装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55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