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及其称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4827.5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6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岳正军;涂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衡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动态 称重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及其称重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异常行驶数据补偿称重方法和异常轮重信息过滤称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众所知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一般由一个动态秤或一个动态称重传感器组成其称重组件,但是这种称重系统的数据具有单一性,在路况不好时,车辆通过检测装置有可能发生跳称、蹲称的情况使得称重数据不准确;同时,由于该传感器的特性,往往只在车道的一边设置称重传感器,有些司机走“S”形路线,避过称重传感器,使得该动态称重系统形同虚设;另外,车辆的车速也对称重有影响,车辆在过检查站时由于车速不一,系统无法判断车辆的行驶状态,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行驶,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车辆称重检查工作。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称重精度高、自动纠错、防止作弊、智能检测车辆行驶状态的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异常行驶数据补偿称重方法和异常轮重信息过滤称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控制器和m条轮重称重传感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m条轮重称重传感器以便根据采集的被测车辆轮重信息、记录的与被测车辆各轮重信息相应的采集时间和预设的传感器间距采用异常行驶数据补偿称重方法或/和异常轮重信息过滤称重方法计算被测车辆动态轮重,m是不小于3的自然数。
基上所述,它还包括轮胎识别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轮胎识别器以便采集轮胎识别信号并由此判断被测车辆类型。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该车辆动态称重系统采用多条轮重称重传感器和一个轮胎识别器配合使用,采集数据丰富,便于分析、计算、纠错和求值,使得称得的重量更加准确。该发明具有设计科学、称重精度高的优点。
所述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异常行驶数据补偿称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m条轮重称重传感器平行铺设在道路上,并使轮重称重传感器之间的传感器间距预设为:第1条与第2条轮重称重传感器之间的传感器间距是L1,第2条与第3条轮重称重传感器之间的传感器间距是L2,依此类推,第(m-1)条与第m条轮重称重传感器之间的传感器间距是L(m-1);其中,m是不小于3的自然数;
步骤2、所述控制器通过m条所述轮重称重传感器,自第1条至第m条轮重称重传感器,依次采集得到被测车辆同一轴的m个轮重信息(G1,G2,…Gm),并记录与m个轮重信息(G1,G2,…Gm)相应的m个采集时间(T1,T2,…Tm);
所述控制器根据m个采集时间(T1,T2,…Tm)和预设的传感器间距(L1,L2,…L(m-1)),计算得到不同轮重称重传感器之间的多个车辆行驶平均速度,进而,再根据不少于两个车辆行驶平均速度,计算车辆行驶加速度;
步骤3、所述控制器根据车辆行驶加速度和预设的加速度阀值,判断被测车辆是否异常行驶:
如果车辆行驶加速度在预设的加速度阀值之内,则被测车辆不是异常行驶,所述控制器根据被测车辆同一轴的m个轮重信息(G1,G2,…Gm)计算得到的被测车辆该轴的轮重,即为被测车辆该轴的动态轮重;
反之,则被测车辆是异常行驶,所述控制器根据被测车辆同一轴的m个轮重信息(G1,G2,…Gm)计算被测车辆该轴的轮重,并根据车辆行驶加速度和预存的加速度补偿数据,对被测车辆该轴的轮重进行数据补偿,所得即为被测车辆该轴的动态轮重;
步骤4、所述控制器根据被测车辆各轴的动态轮重,计算得到被测车辆动态重量。
基上所述:在步骤1中,在道路上铺设轮胎识别器;
在步骤2中,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轮胎识别器采集轮胎识别信号,并由此判断被测车辆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衡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衡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