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3871.4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月;李夕兵;彭康;王卫华;刘志祥;林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 无轨 耦合 底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部出矿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主要适用于阶段空场采矿法的底部出矿系统。
技术背景
有轨开采矿山已经形成有轨开拓系统后,引进无轨设备出矿,解决无轨出矿系统与有轨出矿系统之间的衔接成为矿山难题。尤其是传统的阶段空场采矿法若在有轨开拓巷道的同一高度上布置集矿巷道与出矿进路,无轨设备装矿后倒入有轨开拓巷道的矿车内将大大影响无轨设备的生产效率,解决有轨与无轨出矿系统之间的衔接问题成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阶段空场采矿法的安全性高、出矿能力大、资源贫损小的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步骤如下:
(1)、在已形成的有轨开拓系统的基础上,将无轨采准系统布置位置提高一个分段。从有轨开拓巷道施工分段斜坡道至第一分段,并在该分段内施工分段溜井联络巷和分段溜井,掘进分段平巷以及到达矿体的出矿进路;
(2)、采场回采前,先切采一个分层,用钢筋混凝土构筑人工假底;再切采临近矿体上盘的三角形矿柱,用碎石砌筑集矿堑沟;
(3)、采场回采的矿石先经无轨设备装载、倒入分段溜井内,然后经有轨开拓巷道内的矿车运输至井下破碎站,最后通过箕斗提升至地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无轨开拓工程,避免了重新设置运输线路的问题;钢筋混凝土假底与碎石砌筑的集矿堑沟,不仅为下中段顶柱回采提供了保护,而且矿石的一次损失小,资源回收利用率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针对阶段空场采矿法的安全性高、出矿能力大、资源贫损小的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结构示意图,即沿附图2中A—A剖面图。
附图2为附图1的B—B剖面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与采矿方法结构示意图,即沿附图4中E—E剖面图。
附图4为附图3的D—D剖面图。
附图5为附图4的C—C剖面图。
图中:1—分段溜井联络巷;2—分段平巷;3—出矿进路;4—碎石砌筑体;5—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6—碎石砌筑的人工集矿堑沟;7—有轨开拓巷道;8—运输横巷;9—分段溜井;10—分段斜坡道;11—通风切割天井;12—凿岩平巷;13—充填回风横巷;14—充填挡墙;15—人行天井;16—凿岩联络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本发明提出的有轨与无轨耦合的底部出矿系统的具体用例是某矿的阶段空场采矿法的底部出矿系统:
(1)矿块规格为50~100m×70m,矿块长50~100m,高度为70m,分为5个分段,除第一分段高度为10m外,其余分段高度均为15m。
(2)采准切割工程:在已存在有轨开拓巷道7的基础上,将无轨采准系统布置位置提高一个分段,从有轨开拓巷道7施工分段斜坡道10至第一分段,在第一分段施工分段溜井联络巷1和分段溜井9,然后掘进分段平巷2及到达矿体的出矿进路3,同时在矿体两侧掘进人行天井15及凿岩联络巷16至采场每个分段并掘进各分段的凿岩平巷12。在采场中央靠近下盘围岩处掘进通风切割天井11,同时在矿体下盘掘进充填回风横巷13。
(3)人工底柱:采场回采时,先切采3.8m~4.2m,用钢筋混凝土胶结充填1m构筑钢筋混凝土人工假底5;再切采临近矿体上盘的三角形矿柱,用碎石砌筑体4砌筑人工集矿堑沟6。
(4)凿岩爆破:首先在人工集矿堑沟6和凿岩平巷12钻凿以通风切割天井11为自由面的拉槽中深孔,拉槽中深孔的参数为:排距1.0m,孔底距1.0m。其次以切割槽为自由面钻凿扇形中深孔,扇形中深孔的参数为:排距1.2m,孔底距2.0~2.4m。爆破采用改性粒状铵油炸药,每次每分段爆破3~5排,但上分段应超前下分段1~2排。
(5)采场出矿:无轨出矿设备首先在出矿进路3内装载人工集矿堑沟6的矿石,然后倒入分段溜井9内;有轨开拓巷道7内的矿车将分段溜井9内的矿石运输至井下破碎站,最后通过箕斗提升至地表
(6)采场充填:采场出矿完毕,在凿岩联络巷16和采场的连接处以及出矿进路3和采场的连接处砌筑充填挡墙14,充填料通过充填回风横巷13对采空区进行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