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扩展行星进入器实验用停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3234.7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牛俊坡;周继时;徐亮;成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展 行星 进入 实验 停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星进入器实验用停放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锥面构型的可扩展行星进入器实验用停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深空探测的广泛开展,有大气行星的进入探测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行星进入器通常是非常规的大钝头倒锥构型,且进入器外表面涂覆烧蚀材料层,表面的划伤会造成毁灭性后果,需要特殊保护。在装配过程中无法采用常规的停放装置给予支撑,需要新的装置设备完成这一功能。
由于探测目标大气环境的差异以及任务目标的不同,行星进入探测器大小、外形和重量会有较大差异,例如典型的火星进入器为70°半锥角构型,典型的金星进入器为45°半锥角构型,已知最小的火星进入器直径945mm,重量不足70kg,最大规模的火星进入器直径4500mm,重达3500kg。针对每一个行星进入器投产一套停放装置会造成极大地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扩展行星进入器实验用停放装置,使得停放装置具有通用性,可以适应不同大小、形状、重量的行星进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扩展行星进入器实验用停放装置,包括法兰盘、导轨、支架、支脚,所述法兰盘为所述导轨提供安装接口;所述导轨为长方体,两侧开定位孔,为所述支架提供安装接口;所述支架下端竖直安装于所述导轨上,上端与所述支脚连接;所述支脚安装于支架上,俯仰方向可调,支脚与行星进入器锥形大底面接触,提供柔性支撑点。
所述法兰盘为六边形。
所述法兰盘数量为1个、所述导轨数量为3根、所述支架数量为3个、所述支脚数量为3个。
所述法兰盘数量为1个,所述导轨数量为6根、所述支架数量为6个、所述支脚数量为6个。
所述导轨为中空长方体,两侧对称间隔开有定位孔。
本发明通过调整所述支架在导轨上的位置,可适用直径5米以内的进入器停放;通过俯仰可调支脚,可适用半锥角0°-90°范围的锥面;通过增加支架数量,可适用6吨以内进入器的停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小规模行星进入器实验停放装置组成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大规模行星进入器实验停放装置组成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停放装置自适应支脚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小规模行星进入器停放构型图;
图5为图2所示大规模行星进入器停放构型图。
图中,1为六边形法兰盘,2为导轨,3为支架,4为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应用于小规模行星进入器停放装置由法兰盘1、导轨2、支架3、支脚4组成。
法兰盘1为六边形法兰,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形状的法兰盘。六边形法兰盘1停放小规模行星进入器时安装3根导轨2、3个支架3和3个支脚4。所述3根导轨2的一端通过4个螺栓与法兰盘1固连,呈120°均布于法兰盘1四周,导轨2两侧对称位置间隔0.1米开定位孔,为所述支架3提供安装接口;所述支架3下端通过4个螺栓竖直安装于所述导轨2靠近法兰盘1的一端,支架3上端与所述支脚4连接。如图3所示,自适应支脚4安装于支架3上,俯仰方向可调,支脚4与行星进入器锥形大底面接触,提供柔性支撑点。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应用于大规模行星进入器停放装置由法兰盘1、导轨2、支架3、支脚4组成。
法兰盘1为六边形法兰,停放大规模行星进入器时安装6根导轨2、6个支架3和6个支脚4。所述6根导轨2的一端通过4个螺栓与法兰盘1固连,呈60°均布于法兰盘1四周,导轨2两侧对称位置间隔0.1米开定位孔,为所述支架3提供安装接口;所述支架3下端通过4个螺栓竖直安装于所述导轨2远离法兰盘1一端,支架3上端与所述支脚4连接。如图3所示自适应支脚4安装于支架3上,俯仰方向可调,支脚4与行星进入器锥形大底面接触,提供柔性支撑点。
图4和图5分别是小规模行星进入器停放构型图和大规模行星进入器停放构型图。停放小规模行星进入器时安装3根导轨、3个支架和3个支脚。停放大规模行星进入器时安装6根导轨、6个支架和6个支脚。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换或变型,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