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列车防撞预警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6124.8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2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高鹏;马艳彬;薄煜明;杜国平;陈帅;王向民;朱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L23/34 | 分类号: | B61L23/34;B61L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列车 预警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地铁列车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1)和车载设备(2),所述RFID标签(1)间隔设置在地铁轨道上,每辆地铁列车的头部设置一个车载设备(2);所述车载设备(2)包括计算及控制模块(21)、标签阅读器(22)、惯导设备(23)和无线收发设备(24);且标签阅读器(22)、惯导设备(23)和无线收发设备(24)分别与计算及控制模块(2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列车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及控制模块(21)包括嵌入式处理器(21-1),以及与该嵌入式处理器(21-1)相连接的电源模块(21-2)、复位电路模块(21-3)、时钟模块(21-4)、调试接口模块(21-5)、第一通信接口模块(21-6)、第二通信接口模块(21-7)和第三通信接口模块(21-8);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模块(21-6)与标签阅读器(22)相连,第二通信接口模块(21-7)与惯导设备(23)相连,第三通信接口模块(21-8)与无线收发设备(2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列车防撞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设备(24)采用双频设计。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列车防撞预警装置的防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上电,完成初始化:通过卫星定位和精密地图获取各个RFID标签(1)所在的位置信息,并存储于对应位置的RFID标签(1)中;设置相邻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为l0;
步骤2、列车运行到RFID标签(1)所在位置时,标签阅读器(22)获取该RFID标签(1)存储的位置信息并发送给计算及控制模块(21),由计算及控制模块(21)输出给惯导设备(23),利用该位置信息对惯导设备(23)计算的列车位置信息进行修正,得到列车实时位置信息;
步骤3、惯导设备(23)将列车实时位置信息输出给计算及控制模块(21);
步骤4、无线收发设备(24)通过两个无线频段同步发送和接收信息帧数据:计算及控制模块(21)控制无线电收发设备(24)对外广播发送本列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同时无线收发设备(24)接收其它列车发送的实时位置信息给计算及控制模块(21);
步骤5、计算及控制模块(21)对双频接收的实时位置信息进行判断,剔除受干扰的错误数据,获取列车正确的实时位置信息;
步骤6、计算及控制模块(21)根据本列车与相邻列车的实时位置信息,判断列车间的距离l,如果l≥l0,不做任何处理;如果l<l0,给出报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列车防撞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通过判断剔除受干扰的错误数据,具体为:计算及控制模块(21)对两个无线频段接收到的信息帧数据进行判断,如果相同,表明信息帧接收正确,如果不同,表明有干扰导致数据出错,剔除错误数据,获取列车正确的实时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1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空调延时温控器
- 下一篇:转动式保持组件及方法